記者16日從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線下重慶市域社會治理智能化應用場景展上獲悉,中國首款“類腦”人工智能法律機器人“大牛”已建成從終端至云端至管理端的完備生態鏈,相關技術填補中國空白。
據介紹,以人工智能類腦模型為核心搭建的“大牛智慧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融合區塊鏈、知識圖譜、語音識別、大數據等技術,包括智能終端(機器人、手機APP、調解員辦公平板)、云端(大數據中臺)和管理端(數字可視化大屏)。
智能終端主要模擬法官和律師思維,以多輪會話人機交互方式,將百姓的法律疑問映射匹配到專業法律場景,全面覆蓋勞動爭議、工傷、離婚等群眾高頻法律糾紛問題,進而自動生成《咨詢意見書》《民事訴狀》《仲裁申請》等法律文書,為群眾提供專業、便捷、準確的法律服務。
大牛法律機器人研發者、重慶百事得大牛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怡介紹,首款“大牛”于2018年問世,是中國首個融入了自然語義、法律語義處理技術和深度學習技術,具有自學習功能的法律機器人,首批獲批核心發明專利15項,在報、擬報專利150余項。
記者在現場看到,管理端的可視化大屏實時顯示著大牛智慧公共法律服務數據中心采集到的一手信息。數據顯示,重慶主城某區,全域投放的大牛機器人總臺數、提供法律咨詢的總人次數。其中,咨詢案件中,民事類達90.41%、刑事類為9.59%。此外,市民還可針對不同行政區劃,對核心指標、關鍵數據、輿情預測分析等進行查詢。如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業務的時間、地域、案件類別等多維度統計,又如,交互過程、出具文書、評價反饋等。
吳怡期待,“大牛”完備生態鏈的建成,更好地助力司法行政機關精準管理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案件,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記者 鐘旖)
標簽: 類腦法律機器人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