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小肖是一個熱愛運動的陽光男孩,人長得高高大大,還特別帥氣,但走進診室的他卻帶著一臉愁容。作為皮膚科醫生,我帶著微笑看了一眼這個男孩,就知道他愁眉不展是因為臉上長滿了青春期痤瘡。
(資料圖片)
在“5·25全國護膚日”到來之際,我們來聊一聊青春期孩子如何科學護膚的問題。
青春期是由兒童階段發育為成人階段的過渡時期,一般來說,青春期年齡在10到20歲左右,女孩較男孩提早2年開始和結束。這一時期,體內性激素分泌增多,皮脂分泌旺盛,皮膚變得堅固、柔韌、光滑和紅潤,但也容易出現皮膚油膩、毛囊口角化、繼發感染,發生痤瘡、毛囊炎等問題。因此,青春期皮膚護理主要是加強皮膚的清潔、控油、保濕和防曬。
皮膚清潔不可過度
合理的清潔可以去除皮膚表面污穢痂皮,降低皮膚表面病菌數量。可選用中性、緩和、弱堿性且具有保濕作用的潔膚產品,每天1到2次溫水洗臉;不要過度清潔和摩擦,以免刺激皮脂腺分泌,造成惡性循環。如果皮膚出現濕疹或特應性皮炎,則宜選用低敏無刺激的弱酸性即pH值接近6的潔膚用品,每天用溫水清洗,每次時間不超過10分鐘。
保濕護膚要避開致敏物質
可以嘗試多種保濕潤膚品,選擇標準以舒適、安全、有效、作用持久為準。保濕護膚劑可能是藥物,也可能是化妝品;劑型有軟膏、乳膏、霜劑、凝膠或溶液等。其中,霜劑和凝膠適合潮濕高溫的夏季,軟膏和乳膏適合干燥寒冷的冬季。使用保濕潤膚劑后,如果皮膚仍然干燥、脫屑或皸裂,則提示保濕劑油性不足;如果局部出現毛囊炎,提示保濕劑偏油膩;如果使用后局部出現刺痛、燒灼感、發熱或緊繃感,提示該保濕劑成分有刺激性,應更換其他產品。使用時最好順著毛發生長方向輕揉按摩,以利于保濕劑滲入皮膚。
對于皮膚干燥癥、特應性皮炎等患者,保濕潤膚還能修復皮膚屏障、減輕瘙癢、減少復發,因而規范、足量、足次使用保濕潤膚劑,既是基礎治療也是日常皮膚管理措施,每日至少2次。
敏感皮膚使用保濕護膚品時,要盡量避免蛋白質、香料和其他潛在致敏物質。使用前可以選擇前臂的一小片皮膚試用,觀察有無刺激反應或過敏反應。
由于青少年戶外活動多,運動量大,可以用棉質、透氣材質的衣物、帽子等進行物理性防曬,也可以涂抹SPF大于30,PA大于++的防曬露。
避免用手擠捏痤瘡
約85%的青少年會發生痤瘡。如果皮膚出現痤瘡,不要用手擠捏,以防止炎癥和細菌向深部發展,導致毀容性疤痕發生。可以加強皮膚的清潔,做好控油、保濕和防曬;減少油脂、酒精、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生活規律,避免熬夜。此外,減少電腦的電離輻射對皮膚的影響也至關重要。
(作者系江西省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