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科普新聞網)

“熊貓眼”是熬出來的?可能比你想的要復雜……

發布時間:2023-06-18 08:44:13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caobo

在日常生活中,黑眼圈是很多人的困擾,一旦有了黑眼圈,就會讓整個人看起來憔悴、疲倦、滄桑。在大家的普遍認知里,黑眼圈是因為沒休息好才產生的。

可事實上,黑眼圈其實并不完全是熬夜導致的,很多人的黑眼圈可能跟熬夜其實都沒有太大關系。難道說,我們對于熬夜會起黑眼圈的經驗是錯的嗎?


(資料圖片)

黑眼圈是什么?

跟熬夜到底有沒有關系?

黑眼圈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眼周皮膚顏色較暗的一種狀態,也是一種常見的美容問題,對人體生命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它并不一定是由疾病引起的,但是與我們的生活方式、炎癥、眼周黃褐斑或色素沉著、化妝品、先天因素等都有一定的關系。

熬夜不是產生黑眼圈的直接原因,出現黑眼圈不能只賴熬夜。所以出現黑眼圈,最好是找醫生面診,判斷黑眼圈的類型,才能分析追溯發生的原因,對因治療,得到專業的治療方案。所以說,熬夜是黑眼圈加重的因素,但不是導致黑眼圈出現的根本原因。

不過,黑眼圈的深淺是會變的。目前已經證實,入睡時間晚,常常都伴隨著更嚴重的黑眼圈。因睡眠、用眼過度、失眠等因素都會帶來眶周組織水腫、局部血液淤滯等影響,也就改變了黑眼圈的外觀及灰暗的程度,最終加重結構型和血管型黑眼圈。

等一下,結構型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又是在說什么?黑眼圈還有不同的種類嗎?

黑眼圈其實分四種

黑眼圈,大致共有以下四類:色素型、血管型、結構型和混合型。其中,會受熬夜影響的黑眼圈,只有兩種,也就是結構型和血管型黑眼圈。

1. 色素型黑眼圈

主要是由于眶周皮膚內黑色素,或黑素細胞增多,導致的上下眼瞼棕黑色外觀。有一些特殊情況下,黑眼圈的出現和一些疾病有關,過敏性鼻炎、哮喘、特應性皮炎、濕疹患者可能會出現眼眶周皮膚藍灰色的色素沉著。

另外,一小部分口服避孕藥,或使用特定滴眼液的人會在使用藥物時出現眼周色素的沉積。這一類型的黑眼圈,用手牽拉眼瞼皮膚時,黑眼圈的色素沉著區域會隨著伸展,但顏色不會顯著變淡。

2. 血管型黑眼圈

主要是由于眼周微血管血流淤滯、血液流速緩慢、血流量增多、皮膚菲薄、缺少皮下脂肪所致,使皮膚深層的眼輪匝肌、真皮內的微血管網透過皮膚,形成眼瞼局部灰暗色的外觀。

這種類型的黑眼圈多表現為下眼瞼內側皮膚的青紫色外觀,是亞洲人群中最為常見的類型。用手牽拉眼瞼皮膚時,這一區域會隨之伸展,顏色不會變淡,而且局部青紫色外觀會隨著皮膚被牽拉變薄,深層的血管顯露得越發明顯,黑眼圈顏色進而變深。

3. 結構型黑眼圈

是由于自身結構在光照下形成的陰影所致,又被細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的結構型黑眼圈主要是淚溝形成的陰影,淚溝的凹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深。后天性的結構型黑眼圈主要是由于下眼瞼皮膚的松弛、眶隔脂肪的膨出、眼瞼水腫而形成的陰影。

4. 混合型黑眼圈

則是同時伴有以上多種類型的黑眼圈。

不同類型的黑眼圈都能治好嗎?

因為不同類型的黑眼圈,背后有多種不同因素在相互作用。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黑眼圈也需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針對色素型黑眼圈,可以用外用藥物治療,抑制局部皮膚黑素的合成。也可以用化學剝脫治療,加速皮膚的更新,使黑素顆粒從表皮剝脫,或者采用色素選擇性激光破壞皮膚內部黑素顆粒。

而對血管型黑眼圈,則應用血管選擇性激光,靶向破壞眼周毛細血管和擴張的靜脈。還有局部填充治療,可以增加眼瞼皮膚的厚度,用填充物質有效遮蓋皮下的血管網。

結構型黑眼圈的話,還是使用激光,改善皮膚的松弛。填充治療則用于改善淚溝凹槽產生的陰影,結合手術治療改善局部組織結構的異常。

但是,目前的各種治療方法還不能有效地完全去除黑眼圈,只能起到緩解減輕的作用。所以如果黑眼圈已經出現,繼續熬夜、疲勞用眼只會進一步加重黑眼圈的嚴重程度、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要盡量避免所有會加重黑眼圈的不良習慣。

就皮膚科疾病而言,很多疾病都與神經精神因素密切相關,經常熬夜晚睡、勞累疲憊,不只會加重黑眼圈,還會誘發或加重痤瘡、毛囊炎、濕疹、蕁麻疹、脫發、白癜風、銀屑病、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等疾病,所以就算不在乎容貌問題,也要為自身的身體健康保持良好規律的作息習慣。

結論

黑眼圈大致分為色素型、血管型、結構型和混合型四種類型。

熬夜會加重結構型和血管型黑眼圈,但不是導致黑眼圈出現的根本原因。目前的治療方法還不能完全有效去除黑眼圈,但能一定程度緩解和減輕癥狀。應對黑眼圈,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預防為主。

作者:陳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主治醫師

審核: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來源|科學辟謠

標簽:

上一篇:趁“熱”使用!高溫天氣防中暑這樣做_環球今日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