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在吃了一些食物之后就感到“燒心”,但又說不清到底哪里不舒服。那么,燒心到底是什么回事?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又該如何緩解呢?
《浙江日報》報道稱,燒心是指胸骨后或劍突下有燒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燒心和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見的癥狀。胃食管反流癥,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是指胃及十二指腸的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各種不適癥狀,通常表現為反酸、燒心、胸痛等。關于其發病原理,《銀川晚報》報道稱,胃部由于有特殊的生理結構,能保證胃酸只消化食物而不侵蝕胃。不過,身體的其它部位就沒有這道“銅墻鐵壁”,一旦遭遇胃酸,很容易受到傷害。寧夏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于曉兵解釋稱,在正常情況下,胃與食管連接處的賁門括約肌如同一扇彈簧門,吃東西時,它是打開的,東西進到胃里,它便關閉。但如果由于年齡、生活習慣、疾病等原因,胃部賁門括約肌漸漸失去“彈力”,就很難正常“關門”了,會導致胃、十二指腸里的東西(如胃酸等)反流。
除了燒心之外,胃食管反流還有哪些癥狀呢?據健康時報網報道,很多患者還會出現噯氣、胸骨后不適、咽痛、慢性咳嗽、聲音嘶啞、哮喘等疾病的非典型癥狀。胃食管反流還可引起其它嚴重的并發癥,據中國新聞網介紹,其嚴重并發癥包括食管狹窄、食管腺癌、喉痙攣引發急性窒息、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那么,這種疾病的誘因是什么呢?據健康時報網報道,季節、心情、飲食等因素可以影響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副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后,會促進更多的胃酸分泌,引發燒心癥狀。該病3~5月、9~11月高發,著急、生氣、心情不好、工作壓力大也是該病的誘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飲食不當,食用產酸、產氣多的食物,過甜的食物,如碳酸飲料、茶、咖啡、紅薯、韭菜、山楂等。
對于胃食管反流患者,平時應該如何注意保養,避免出現“燒心”的情況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孫永順在接受《新民晚報》采訪時介紹,胃食管反流癥患者平時的生活調理非常重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對減少發作和減輕癥狀都是有益的。孫永順建議,平常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過飽,吃低脂飲食,忌酒戒煙,體重超重者宜減肥,減少進食后反流癥狀發生的頻率。睡覺時應注意睡姿,忌平臥位,床頭墊高15~20厘米或墊高肩部,對減輕夜間胃液反流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