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我國學者研究發現被子植物起源遠早于白堊紀

發布時間:2018-12-20 15:31:08 來源:科學網 責任編輯:caobo

“南京花”重建圖

南京花的縱剖面觀,顯示下部的子房、兩個側的花萼花瓣、頂端的樹狀花柱

南京花的底面觀,顯示輻射排列的花萼、花瓣

南京花的側面觀,顯示底部的子房、兩側的花萼花瓣、頂端的樹狀花柱

12月18日,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牽頭,組織包括3個國家的11名研究人員團隊在eLife上報道了關于南京花(Nanjinganthus dendrostyla)化石的研究結果,該化石出現在至少1.74億年前的中國南京郊區早侏羅世南象山組地層中。

王鑫表示,南京花的研究結論是建立在對200多件化石花標本仔細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的。南京花的花瓣為4數或5數,具有花萼、花瓣和雌蕊,主要特征包括明顯的杯托、下位子房上位花、樹狀的花柱。重要的是,現存化石數量較多,而且狀態各異,允許研究人員通過各種操作和觀察確認南京花中的種子或胚珠確實是被完全包裹在子房里的,而這個特征正是定義被子植物的判斷標準。

此前,國際學術界比較公認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記錄是1.25億~1.3億年前。1960年,美國地調局的Scott等人發表文章,認為白堊紀之前沒有被子植物。這個觀點在過去幾十年統治著古植物學界。例如美國芝加哥植物園的Herendeen等人2017年在Nature Plants撰文加固這一結論。

南京花在早侏羅世出現的研究結果,打破了歐美主流學派主張的“不到白堊紀就不會有被子植物”的結論,“南京花的出現正在催生一套更加合乎植物學實際的被子植物演化理論的出現。”王鑫說。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7554/eLife.38827.001

標簽: 被子植物 白堊紀

上一篇:研究表示:全球變暖致太平洋東部厄爾尼諾現象加劇
下一篇:中法合作首顆星背后的故事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