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New Atlas報道,根據美國農學會的說法,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是,發展中國家的許多人在飲食中得不到足夠的蛋白質。然而,他們從大米中獲取的蛋白質最多。考慮到這一點,科學家們對一種比常規品種多50%以上蛋白質含量的水稻進行了改良。
兩年前,由Herry Utomo教授領導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團隊培育出一種名為Frontière的高蛋白長粒米品種。它是通過傳統的育種方法開發的,其平均蛋白質含量為10.6% - 比團隊開始的傳統水稻的蛋白質含量增加了53%。此外,它需要更少的熱量,時間和水來烹飪。然而,不幸的是,通常情況下,為了增加養分含量而種植的作物,其產量并不像常規水稻那樣高。
為了解決這個缺點,Utomo及其同事最近測試了20種新培育的高蛋白水稻品系。事實證明,他們中的一個產量比Frontière高出11%到17% 。目前研究人員已準備好對這種水稻進行最終現場測試。希望收獲的大米不僅可以作為基本食物,還可以作為富含蛋白質的米粉、米漿或其他食品成分的來源。
作為Cahokia 大米銷售,最初的Frontière系列目前正在伊利諾伊州進行商業化生產。據報道,農民不會產生任何額外費用,或者需要以任何方式改變目前的水稻種植方式。科學家最近還推出了新的高蛋白香蕉和馬鈴薯品種。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