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研究發現到2100年世界海洋生物量的損失將達到17%

發布時間:2019-06-13 09:59:0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一個國際海洋生物學家團隊進行的新研究表明,如果氣候變化繼續沿著目前的趨勢不變,那么到本世紀末,世界海洋可能會損失大約六分之一的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

根據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綜合研究,海洋溫度每升高1℃,海洋動物的總質量預計將下降5%。報告指出,如果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在目前的水平,意味著到2100年,海洋生物量的損失將達到17%。但如果世界減少碳污染,損失可能僅限于5%左右。

雖然水溫變暖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氣候變化還會導致海洋酸性更強、氧氣更少,這也會損害海洋生物。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預測損失的潛在后果是巨大的,不僅僅在于海洋生物的多樣性,也在于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依賴海洋資源。隨著本世紀人口的持續增長,氣候變化有可能對海洋資源利用和全球糧食安全造成新的嚴重沖擊。”

聯合國世界保護監測中心海洋生態學家德雷克·蒂滕索爾認為,海洋中最大的動物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氣候變化正在食物鏈中發揮作用。

該項研究使用了6種不同的最先進計算機模型,來觀察研究海洋生物流失與氣候變化的關系。美國緬因州龍蝦和北大西洋露脊鯨是已經受到全球變暖傷害的海洋生物的最好例子。

研究人員表示,地球的穩定依賴于健康的海洋,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積極的全球行動是道義上的迫切需要。

標簽:

上一篇:京張高鐵全線鋪軌完成 從北京到張家口將縮短到1小時內
下一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運營者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應進行安全評估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