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新型毒品層出不窮極具偽裝性 2018年全國破獲網上毒品犯罪案近萬起

發布時間:2019-06-27 09:07:04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國內新型毒品層出不窮,極具偽裝性和迷惑性;一些地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有增多趨勢;毒品犯罪證據種類單一,直接證據匱乏,翻供情況普遍……最高人民檢察院6月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懲治和預防毒品犯罪工作情況。

最高檢第二檢察廳副廳長黃衛平就當前毒品犯罪形勢及檢察機關專業化辦案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新型毒品層出不窮極具偽裝性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不少新類型毒品,有些毒品外觀、名字和群眾經常購買的食品藥品相似,極易混淆。

黃衛平介紹說,當前,新類型毒品犯罪案件主要有3個方面的特點:

毒品種類翻新。國內新型毒品層出不窮,有“藍精靈”“犀牛液”“小樹枝”“0號膠囊”等,極具偽裝性和迷惑性。除了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問題外,還出現新精神活性物質疊加問題。

犯罪方式多樣。利用互聯網進行涉毒犯罪活躍,2018年全國破獲互聯網毒品犯罪案件近萬起,“互聯網+第三方平臺支付+物流郵遞”逐漸成為制毒原料、工具、技術購銷以及毒品交易常見方式,衍生出“暗網”交易、GPS定位運輸等新型犯罪方式。

查辦鑒定困難。對于新類型毒品犯罪,在犯罪人主觀明知、毒品種類和數量標準等方面普遍存在取證難問題。一些新精神活性物質危害性、成癮性尚不明確,鑒定依據不足,列管難度大。

針對上述問題,黃衛平說,檢察機關將著重做好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加強案例指導、提前介入等3方面工作,加大對新類型毒品犯罪打擊力度。

統一法律適用標準方面,檢察機關加強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等部門溝通協調,及時研究立案追訴標準和法律適用標準,通過制定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統一執法司法尺度。

加強案例指導方面,檢察機關通過定期收集、整理、發布新類型毒品犯罪典型案例,給各地辦案人員提供有力參考,引導大家積極穩妥處理新類型案件。

“對于新類型毒品犯罪案件,偵查活動要提前介入,及時、準確掌握案情,明確取證方向和范圍,提出完善證據的意見。”黃衛平舉例說,如四川成都檢察機關在辦理含γ-羥丁酸成分的“咔哇氿”案件中,省、市、區三級檢察機關聯動,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夯實證據基礎。

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多受教唆

最高檢在發布會上通報稱,一些地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有增多趨勢,社會影響惡劣。

黃衛平分析指出,目前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有3方面顯著特點:文化程度較低、家庭教育缺失、大多受成年人教唆。

涉毒未成年人大多輟學早,自控能力、辨別能力差,法律意識淡薄,涉世不深,易受不良環境影響。同時,這些孩子缺少家庭關愛,父母離異或長期不在身邊,疏于管教,他們往往出于獵奇心理去吸食、體驗毒品,染上毒癮后越陷越深,最后以販養吸。

“在犯罪團伙中未成年人往往被成年人教唆、利誘而協助進行毒品犯罪,成為犯罪工具。”黃衛平指出。

他說,檢察機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群體的毒品犯罪問題,認真做好3方面工作:

嚴格依法辦理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案件。對涉毒未成年人少捕慎捕,對犯罪情節輕微的作不起訴處理。2018年至今年5月,檢察機關對涉毒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123件142人。同時,從重打擊了引誘、脅迫或者唆使未成年人參與毒品犯罪的行為。

對未成年人大力開展禁毒宣傳教育。開展法治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采取講法治課、報道典型案例等形式,增強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拒毒意識。

參與構建未成年人禁毒綜合治理體系。打造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毒品預防模式。檢察機關對經歷司法程序而被納入臺賬的吸毒未成年人,會同有關部門定期回訪調查,加強關護幫扶幫教工作,讓其早日重歸社會。

證據為王確保案件質量效果

記者注意到,發布會上公布的6起典型案例中,有3起均與涉毒案件取證工作息息相關。如在蒙世升販賣毒品案中,偵查機關對蒙世升提請批準逮捕,檢察機關審查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依法不予批捕。事后,廣西檢察機關在審查與蒙世升相關聯案件時,通過自行補充偵查,取得認定蒙世升犯罪的關鍵證據,依法批捕并追訴犯罪嫌疑人,切實做到對毒品犯罪不枉不縱。

黃衛平說,毒品犯罪案件隱蔽性強,取證難度大,檢察機關始終堅持證據裁判原則,不因毒品案件的特殊性而放松對證據標準的要求,在證據不充分、不符合逮捕條件的情況下,依法履行不批捕職能。同時在案件審查過程中,切實發揮主導作用,依法做好自行補充偵查工作,對電子證據進行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取得關鍵證據追訴犯罪嫌疑人,把住證據質量關。

據統計,2018年至今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共不批準逮捕21618人,其中證據不足的17175人,不構成犯罪的684人,調查后排除非法證據的158人次。共不起訴3012人,其中因證據不足不起訴的2282人,沒有犯罪事實的55人,排除非法證據的54人次。

黃衛平介紹說,毒品犯罪證據種類單一,直接證據匱乏,翻供情況普遍,收集審查判斷證據難度很大。最高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會簽了辦理毒品犯罪的規范性文件,并組織全國檢察機關通過視頻學習培訓,以提高檢察官辦案能力。

“內設機構改革后,最高檢及地方檢察機關設立辦理毒品案件的檢察部或辦案組,實行批捕、起訴和訴訟監督一體化辦案機制。”黃衛平說,針對毒品犯罪專業性強、隱蔽性高、取證難的特點,對重大疑難復雜的毒品案件,由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檢察官專門辦理,確保案件質量和效果。

標簽:

上一篇:揭秘大興國際機場“鳳凰”點亮的精彩瞬間
下一篇:中藥材緣何成不合格藥品重災區 三種原因致中藥材質量淪陷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