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考驗隱私規則 歐洲用手機追蹤病患難上加難

發布時間:2020-03-27 14:29:26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責任編輯:caobo

據國外媒體報道,為了對抗疫情蔓延,歐洲各國政府正求助于追蹤冠狀病毒傳播的技術,并對被隔離的人群進行監測。與此同時,這種方法對當地原有的隱私規則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以下是翻譯內容:

從赫爾辛基到馬德里,人們正在開發一系列應用程度,讓民眾向醫生和研究人員報告癥狀的應用程序、追蹤和模擬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并確保那些被隔離的人呆在家里。

然而目前只有零星進展,且缺乏協調。隱私倡導者警告說,此舉是在權衡公共健康和數字監控的任何好處,而這正是歐盟最新出臺的隱私規則《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所試圖禁止的。

以波蘭為例:政府剛剛推出了一款名為“家庭隔離”(Home Quarantine)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適用于自3月15日起被要求自我隔離兩周的海外歸國公民。

使用者需要上傳個人信息和照片進行注冊,然后應用程序會通過短信發送提醒,并要求使用者在20分鐘內上傳一張新的自拍照予以回應。這款應用通過面部識別技術來驗證使用者身份,并根據注冊地址來核查位置標記。

產品經理卡米爾·波科拉(Kamil Pokora)剛從泰國度假回到格但斯克,他說當地警方對他進行了強制檢查。他還自愿使用了家庭隔離應用程序,但發現它不能正常工作。

“它有很多錯誤,”37歲的波科拉說。“我經常被要求執行一些甚至沒有包含在應用程序中的任務。這對用戶來說并不友好。”

負責實施GDPR的波蘭個人數據保護辦公室表示,他們沒有就家庭隔離應用征求過民眾意見。發言人亞當·薩諾基(Adam Sanocki)表示,政府將監督應用程序的部署情況,若發現違規情況,將采取行動確保個人數據得到保護。

在被問及用戶對應用程序的各種批評時,波蘭數字部門表示,他們一直在監控系統,并在必要時根據用戶反饋對系統進行改進。

波蘭內政部長馬里烏斯·卡明斯基(Mariusz Kaminski)當地時間周三表示,政府計劃讓所有被隔離的人都安裝家庭隔離應用。

根據歐盟GDPR,應用程序應明確征求用戶是否同意處理敏感個人數據,而使用敏感個人數據則受到廣泛的限制。例如個人數據不應該被無限期地儲存或用于其他目的。

在柏林工作的隱私專家、Mozilla基金會技術政策研究員弗雷德里克·卡爾特修納(Frederike Kaltheuner)表示,需要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技術解決方案值得犧牲隱私:“換句話說,我們需要知道這些工具確實有效。”

芬蘭國家報紙Helsingin Sanomat和軟件開發商Futurice即將推出一項網絡和移動服務,幫助民眾報告他們出現的呼吸系統癥狀。

該應用程序的支持者表示,人們報告的個人信息只有他們的年齡和郵編,這些信息將有助于繪制疫情蔓延的地圖。芬蘭政府雖然表示支持,但尚未正式支持這一項目。

在歐洲其他地方,各國政府正急于通過緊急狀態法案,允許使用個人智能手機數據來追蹤聯系人并實施隔離。

斯洛伐克本周提出了一項臨時立法,允許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期間追蹤個人活動。

司法部長瑪麗亞·科利科娃(Maria Kolikova)對議會表示,她相信生命權是絕對的。但前總理羅伯特·菲科(Robert Fico)則對該項立法進行了猛烈抨擊。

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斯潘(Jens Spahn)提議,允許在沒有司法命令的情況下對個人的智能手機進行追蹤,但這一提議遭到了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聯合政府中地位較低的合作伙伴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的反對。

德國病毒學領軍人物克里斯蒂安·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表示,要像韓國那樣使用個人位置數據追蹤接觸者,仍然需要有人員配備充足的衛生團隊作為后盾,這些團隊要能夠詢問大量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并追蹤可能接觸過他們的人。

德國缺乏這些資源,因此“就我而言,我們是否能從韓國身上學到一些東西的這個問題有點徒勞,”柏林Charite醫院病毒學研究所所長德羅斯滕在電臺采訪中如是指出。

因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導致歐洲感染和死亡人數激增,一些國家甚至發起了“黑客馬拉松”,開展軟件開發人員組隊尋找新技術解決方案的頭腦風暴會議。

在受災最嚴重的意大利,政府呼吁企業拿出解決方案,而數據科學家奧塔維奧·克里瓦羅(Ottavio Crivaro)則在民眾中發起呼吁,呼吁人們主動上傳自己的數據,幫助繪制疫情蔓延的地圖。

專家指出,其中一些問題已經在其他地方得到了解決。例如,新加坡推出了TraceTogether應用程序,從志愿者那里收集智能手機位置和藍牙數據,以檢查他們是否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有過密切接觸。

對技術的關注也可能會忽視簡單的解決方法。

例如,印度允許使用不褪色的墨水在被隔離的人手上蓋章。這種方法此前主要用來防止人們在選舉中多次投票。

非政府組織“隱私國際”(Privacy International)宣傳主任埃丁·奧馬諾維奇(Edin Omanovic)說,“這些問題通常都有一個低技術含量的解決方案。”“有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隔離區看看。”

標簽: 手機追蹤病患

上一篇:華為:將在2020年投入2億美元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
下一篇:美國科技巨頭股票跑贏大盤 平均下跌22.9%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