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古生物學家發現巨型吸血蝙蝠下顎骨化石 直到1820年才滅絕

發布時間:2021-07-31 09:23:22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caobo

據最新一期古生物學雜志《阿梅吉諾》(Ameghiniana)刊發的論文,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一處洞穴中發現了巨型吸血蝙蝠的下顎骨化石,可追溯到10萬年前。專家認為這種蝙蝠直到1820年左右才滅絕,是“最后一種巨型飛行哺乳動物”。

據報道,古生物學家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米拉馬鎮附近一個洞穴的更新世時代沉積物中發現了巨型吸血蝠下顎骨化石,可追溯到10萬年前。

這是一種已知存在的最大型吸血蝙蝠,比其最接近的活體親屬普通吸血蝙蝠大30%左右,后者翼展約為50厘米。

這種蝙蝠學名為Desmodus draculae,僅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于1988年首次在委內瑞拉被發現。由于這些遺骸并沒有形成化石,表明該物種可能只是在幾百年前才滅絕。

古生物學家表示,當10萬年前巨型吸血蝠還活著的時候,它的藏身處正好是一只大樹懶的洞穴。專家們表示,吸血蝠可能以包括巨型樹懶在內的大型動物為食。

研究人員說,該物種是“最后一種巨型飛行哺乳動物”,在1820年左右滅絕,可能是小冰河時期的后果。

阿根廷米拉馬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馬格努森(Mariano Magnussen)表示,吸血蝙蝠家族因令人毛骨悚然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Dracula)的傳說而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但實際上它們是和平的動物,以動物的血液為食,偶爾以人類為食。唯一不好的是,如果它們被感染了,會傳播狂犬病或其他疾病。

據悉,在今天已知的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蝙蝠,即普通吸血蝙蝠、白翼吸血蝙蝠和毛腿吸血蝙蝠,都只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發現。

(文/南都記者 陳林)

標簽: 吸血蝙蝠 下顎骨化石 古生物學家 大型動物

上一篇: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快速增長 上半年鋰離子電池產量超110GWh
下一篇:LG與蘋果“勾搭”在一起 確認將在韓國門店銷售iPhone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