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國際航空應對氣候變化引關注 首個智庫為航空減排國際談判提供支撐

發布時間:2021-11-11 10:20:4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近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京都議定書》第16次締約方會議;《巴黎協定》締約方第3屆會議等會議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中國民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智庫)(以下簡稱“中心”)成員受民航局委派,參與國際航空航海燃油排放議題的相關討論與談判工作。

此次大會,國際民航組織提交了一份關于國際航空減排工作進展的書面報告。隨后中心成員在發言中重申,國際航空運輸減排應遵守國家自主貢獻巴黎協定制度安排,考慮各國的不同情況和發展階段,遵循共區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同時中心成員指出,國際民航組織的報告并未全面真實地反映發生的情況,包含國際航空運輸目前尚沒有獲得各國認同的長期減排目標,個別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提出的國際航空運輸減排目標不能代表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國際民航組織的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機制,其抵消責任分配方法讓國際航空運輸增速更快的發展中國家承擔了比發達國家更大的、不公平的抵消責任,制定的合格燃料標準,也超出了芝加哥公約的范圍。

據介紹,近年來國際航空應對氣候變化議題成為發達國家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關注的焦點問題,圍繞民航業排放目標、減排責任分配、機制方案相關國際標準制定等影響中國民航業及相關產業鏈未來發展空間和利益分配的核心問題斗爭激烈。中國民航大學在2009年成立“節能減排研究推廣中心”,2016年12月,在該中心基礎上成立中國民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智庫)。自2009年以來,中心為支持民航局完成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談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包括“應對歐盟將國際航空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綜合反制措施方案”研究制定,全程派專家參與國際民航組織關于國際航空減排目標、機制方案、國際一攬子標準談判等工作,為維護我方在國際民航組織中的權益和未來發展利益做出重要貢獻。(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陳紅葉 李利濱)

標簽: 國際航空 氣候變化 智庫 航空減排

上一篇:阿里螞蟻等機構免費開放信息無障礙技術專利 推動科技普惠
下一篇:墨西哥城成全球擁有免費WiFi最多的城市 獲吉尼斯紀錄認證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