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交叉:“又作東風十日寒”的倒春寒
宋代詩人吳濤的《絕句》詩中講了這樣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試想,天氣熱得人們已經穿起了單衣,桃花落盡,野梅已經結籽,田野里已是響起蛙聲的季節。突然間,夜里蛙聲又沒有了,又回到了寒冷的冬季天氣。這種現象,在農業氣象學中叫作“倒春寒”。
【資料圖】
清代厲鶚的《春寒》詩則記載了雍正元年(1723年)另一場倒春寒:“漫脫春衣浣酒紅,江南二月最多風。梨花雪后酴醚雪,人在垂簾淺夢中”。因為梨花一般開在農歷二月上旬,酴醚花開在二月中下旬。江南地暖,這么晚的季節還連續下大雪,可見氣候之異常。
但是,在古詩中反映倒春寒天氣農民災難中最傷感的,可能還數宋末元初蕭立的《春寒嘆》第一首。其中有四句說,“今年有田誰力種?恃牛如命牛亦凍。君不見鄰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該詩中說,由于今春的倒春寒,農民們已經無法維持生計,再加上靠之耕田的牛也凍死了,便使農民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夜黑更深,寒風呼嘯,風中夾雜著八十老翁凄慘的哭聲,哭得像老年喪子一樣傷心,真令人心碎。
其實,在溫帶地區春季中,氣溫出現冷暖變化本是常事。但是在春末再出現嚴寒的冬天,就很罕見了。這是因為我國春季中還經常有從北半球寒極西伯利亞南下的寒冷空氣。只要前期冷空氣少,回暖得快,長期積聚的強冷空氣一旦爆發南下,便會使這種季節逆轉現象,即季節交叉現象
變得更加強烈,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更加嚴重。
夏秋季交叉:真假“秋老虎”
季節交叉是雙向的,既有后一季節天氣的提前出現,例如秋冬之間的“白雪壓綠枝,青枯碾作塵”和冬春之間的“雪罷枝即青,冰開水便綠”;也有前一季節的后延,例如,春夏之間的“倒春寒”和下面要說的真假“秋老虎”。
筆者認為“秋老虎”有真假之分。老百姓一般說的是“假秋老虎”,即立秋節氣中的“秋老虎”。因為,我國24節氣的四季劃分方法是天文架構,每節氣的長度都是15天,但是由于古代沒有氣象觀測,不知道地面上的氣象四季是不等長的,即冬夏長而春秋短,所以每個節氣都有固定日期。
天文學秋季開始的立秋只能固定在8月7日(左右1—2天),而8月7日正在氣象夏季的后期,許多年份還在“三伏”之內。因此古人也不得不在立秋后8月22日再設“處暑”(夏熱終止)節氣,以符合氣候實際。而這只天文學上的“秋老虎”,在氣象學上還是“夏老虎”,所以是只“假秋老虎”。
這里說的真“秋老虎”,是指處暑以后甚至10月末前后,即真氣象秋季中,或長或短地“秋行夏令”,也就是秋季中又出現夏季的大氣環流,已經撤出大陸的副熱帶高壓再度西進北上控制南方,甚至出現35℃高溫。2021和2022年秋季就有這樣的真“秋老虎”出現。所以產生真假“秋老虎”的副熱帶高壓系統,世界上只有東亞才有。
(作者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