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一些居民感染新冠病毒后可以居家治療。藥物治療的一般原則為無癥狀者無需藥物治療,如果有相關癥狀,可以選用一些必要的藥物來對癥治療。新冠居家藥物治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用藥問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的專家周鵬翔、董淑杰、楊毅恒為您解!
1.如果沒有新冠感染相關癥狀,是否需要提前預防使用一些藥物?
不需要。目前沒有證據支持藥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如果沒有確診新冠病毒感染,我們不需要提前預防性地服用藥物。
(相關資料圖)
2.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會康復得更快嗎?
不會。不推薦同時服用多種治療同一癥狀的藥物,選擇1種即可。對于同一癥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不能加快病情好轉,反而可能會導致藥物過量。
3.如果發燒了,可以選用哪些退燒藥?
對于一般無基礎疾病的人群,較為安全的退燒藥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選擇其中1種即可,可參考下表信息。
*具體每次用量,請參照藥品說明書中【用法用量】信息、或咨詢醫師、藥師。
其他市面上常見的復方“感冒藥”(如白加黑、泰諾等),名字中含有“氨酚”或“酚”,即對乙酰氨基酚成分,也可以起到退燒作用。需要注意,不要疊加使用多種退燒藥。
4.退燒藥什么時候吃呢?想退燒快一點能不能多吃幾片?
體溫在37.5-38.5℃之間時,優選物理降溫,當體溫升至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燒藥。
對于一些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或癥狀較重但體溫未升至38.5℃的發熱患者,如果出現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統癥狀,也可謹慎服用退燒藥。
退燒藥使用一般不應超過3天,若癥狀仍未緩解,建議就診。
退燒藥并不是吃得越多體溫恢復得越快,如果超量服用或疊加多種退燒藥,肝臟或其他臟器可能會受到損害,因此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咨詢醫師、藥師后服用。肝、腎功能不全和胃腸道疾病患者用藥,需咨詢醫師或藥師。
5.居家治療期間,有什么好辦法可以緩解咽痛、咽干的癥狀?
一些中成藥(如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風解毒膠囊)和地喹氯銨含片等藥物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咽喉腫痛和咽干的癥狀。
另外,飲用充足的水保持咽喉部濕潤、不要過度用嗓,也會有所幫助。
6.針對咳嗽、咳痰癥狀可以一直吃止咳化痰的藥物嗎?
出現嚴重咳嗽、痰多的癥狀且影響正常休息時,可適當選擇一些止咳化痰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干咳可選擇福爾可定、右美沙芬等,若痰液過多,可使用化痰藥,如溴己新、氨溴索、愈創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等。這類藥物在市面上的選擇較多,選擇1種即可,按說明書的用法用量使用。藥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時間,千萬不要“隨咳隨用”。
7.出現流涕、鼻塞等感冒癥狀時,可以買普通感冒藥來治療嗎?
新冠感染與普通感冒或流感的部分癥狀有相似之處,一些抗過敏藥物可有效緩解流涕的癥狀,比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但這類藥物可能引起嗜睡的藥物不良反應,在服藥期間需格外注意。
市面上常見的“感冒藥”也具有抗過敏(藥名中含“敏”字)、緩解鼻塞(藥名中含“偽”、“麻”字)、止咳(藥名中含“美”字)的作用。根據出現的癥狀,選擇對癥治療的藥物,不可盲目疊加多種“感冒藥”,以免出現藥物過量風險。
8.居家治療期間,需要同時服用其他抗病毒藥物或抗菌藥物嗎?
抗流感病毒藥物對治療新冠病毒沒有效果,不需要服用。
未合并細菌感染的,不推薦使用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類、左氧氟沙星等)。若您懷疑自己有細菌感染,應咨詢醫師后決定是否服用抗菌藥物。
9.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的癥狀緩解后要不要繼續吃下去鞏固療效?
新冠康復治療的藥物中,絕大部分為對癥用藥(如退燒、止咳、化痰、緩解流涕、鼻塞、咽痛、咽干、腹瀉等)。
若不舒服的癥狀已經完全消失了,就應該及時停止使用這些藥物,無需“鞏固“療效。
10.家中有孕婦、哺乳期媽媽和兒童,這些藥他們也可以吃嗎?
孕婦、哺乳期媽媽和兒童這類特殊人群的用藥需格外小心,我們根據藥品說明書等資料將相關的藥物信息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
√:可以選用;×:避免使用;請咨詢:權衡利弊謹慎使用,咨詢醫師或藥師。
對乙酰氨基酚的口服溶液/滴劑,適用于3個月以上的兒童;布洛芬混懸液/滴劑,適用于6個月以上的兒童。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孕婦、兒童、老年人、重癥高風險人群以及病情明顯加重的情況下,患者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中成藥可參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合理使用。在使用復方制劑時,需要注意組成成分,避免重復用藥,必要時咨詢醫生或藥師。兩種及以上藥物聯用時(包括中成藥與西藥聯用)可能增加潛在相互作用風險。
其他未盡事宜,請參考藥品說明書。
總之,科學選用、正確使用藥品,避免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記者 竇菲濤)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