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聚英科普】從數字農業到智慧農業,需要顛覆性技術

發布時間:2023-03-01 14:38:19 來源:聚英電子官博 責任編輯:caobo

隨著5G商用牌照的發放,信息傳遞的速度會變得更快、效率更高。未來,農業要從數字農業發展到真正的智慧農業,通過更高效的技術,不僅替代體力勞動,甚至還將替代腦力勞動。

聚英農業物聯網


(資料圖片)

由于我國傳統農業長期的家庭承包經營模式,導致勞動力轉移困難,土地流轉的不流暢制約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阻礙了智慧農業發展的速度。因此,增加農民就業渠道,讓更多農民進入二三產業。流轉的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為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奠定基礎。

從生產性、商品性、營利性和組織性方面看,由于技術裝備成本高、市場不成熟、規模化和標準化程度低等原因,智慧農業尚未真正實現產業化。專業人才和農業規模化生產不足,是目前國內農業發展面臨的兩大障礙。智慧農業的發展依賴于農業高科技水平,需要科研人才創造。

農業

智慧農業是將農業物聯網技能運用到農業生產管理上,運用傳感器、智能感知設備等硬件,配合物聯網管理軟件通過移動渠道,或者電腦渠道對農業生產進行操控,令農業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當前對智慧農業的應用多集中在生產管理端,距離廣義上講的智慧農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比如農業電子商務、食物溯源防偽、農業休閑旅行、農業信息服務等,任重而道遠。

智慧農業現在正處于市場教育及技術攻堅階段,商業機構與科研機構、高校等機構,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根據北京理工大學胡瑞法教授團隊發布的論文(《智慧農業(中英文)》2022年第4期),從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出發,闡述了科技革命的概念與滿足條件,提出并分析了內生及外生農業顛覆性技術及其差異,特別是提出了跨界技術的概念并論證了其對農業科技進步的外生影響。

智慧農業

分析了作為跨界技術的集大成者,也就是智慧農業技術的特點,對傳統農業生產技術與生產方式的替代,以及智慧農業與農村經濟轉型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討論了中國智慧農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針對國內智慧農業起步晚,發展落后于國外的現狀,提出了促進顛覆性技術創新和智慧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包括加強關鍵顛覆性核心技術研發、改革現有的農業高等教育體系、推動跨界技術的農業產業化研發,以及在高標準農田及規模化養殖場實施智慧農業生產等。

智慧農業

我國智慧農業還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大多屬于試點示范,大規模商業化使用還需求時刻,但科學技術的開展,將為農民和農企提供智慧農業所需求的基礎設施,運用到物聯網系統中,對農業活動進行跟蹤、監測、收集和剖析,逐步實現農業生產管理方式的轉型。

標簽: 智慧農業 農業生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