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地震發(fā)生時該逃還是該躲?現(xiàn)代科技力量能否更早預測地震發(fā)生減少人員財產損失?來這里參觀并接受科普教育,日后面對地震時你或許會更“穩(wěn)陣”。記者4月27日從廣東省地震局獲悉,具有地震科普作用的廣東省地震科普教育館近期已通過全新形象正式亮相,并面向社會公眾在5月6日至5月12日期間預約參觀。除了線下參觀,社會公眾還可通過線上方式“云逛館”。
廣東省地震科普教育館(廣東省地震局供圖)記者從廣東省地震局獲悉,位于廣州市越秀區(qū)先烈中路81號大院1號廣東省地震局2樓的廣東省地震科普教育館,以“震震來襲,穩(wěn)穩(wěn)無恙”為主題,針對地震科學常識、地震科學研究、社會應用及公共服務、防震避險和自救互救等地震科普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的呈現(xiàn)和互動。經過近期全面升級后,展館包含四大主展區(qū)和三大輔助展區(qū),二十三個展項全新亮相,互動性展項占比80%,社會公眾在科普教育館內,能在寓教于樂中了解防震減災知識,體驗逃生避險技能。
根據廣東省地震科普教育館的安排,該館計劃在2023年5月6日至12日期間,每天9點30分至11點30分,及14點30分至16點30分對社會公眾開放。本次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將采取預約參觀制。有意參觀者,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地震科普館預約參觀”,或通過微信公眾號“南粵防震減災”中“公眾服務”欄目的“預約參觀”按指引進行預約。為確保參觀質量,在5月6日至12日對外開放期間,廣東省地震科普教育館將實施分時段客流控制。
“地震科普館預約參觀”微信小程序截圖
太多人預約無法參觀怎么辦?為滿足社會公眾認識了解地震的需求,廣東省地震科普教育館對沒法親臨現(xiàn)場的社會公眾提供了“線上展廳”功能。點擊微信小程序“地震科普館預約參觀”首頁的“線上展廳”按鈕,社會公眾即可在手機中看到廣東省地震科普教育館的720度現(xiàn)場影像。動動手指劃屏點擊,您也可以和線下到訪公眾一樣在手機上實現(xiàn)“云逛館”。
廣東省地震科普教育館“線上展廳”功能(廣東省地震局供圖)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徐煒倫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