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重度吸煙者最長在戒煙16年后,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仍在增加,
我們的身體會在吸煙后的20分鐘開始修復過程,而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稱,所以要戒煙的話現在就戒吧。
戒煙者在五年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下降了38%。”
研究的首席作者,來自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生物統計學家Meredith Duncan表示:“這份研究結果最重要的好消息就是它再一次確認了戒煙有著立竿見影的巨大益處。相比那些繼續吸煙的人們,
弗雷明漢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
研究小組的數據來源是具有開創性的。它是一項長期的且仍在進行的心血管健康研究,始于1948年,由來自馬薩諸塞州弗雷明漢的5200多名成年志愿者參與。通過對這些人進行多年的跟蹤研究,最初的研究人員對生活方式與心血管疾病(CVD)發展之間的關系有了寶貴的見解。這項研究也是第一個將心臟功能受損和中風與吸煙、膽固醇和高血壓聯系起來的研究。事實上,“風險因素”這個詞就是由一位該研究早期的研究者創造出來的。后來加入的研究人員種族更加多樣化,也包括了早期參與者的后代。
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了8687名受試者的健康狀況,這些參與者的平均跟蹤研究時間為27年,研究的時間終點是患上心血管類疾病或者死亡,如果上述情況都沒有發生,那么截止時間為2014年底。所有受試者加入實驗時都沒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大約一半是吸煙者。
超過70%的由心血管疾病導致的事件,如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和中風發生在那些20多年來每天至少抽一包煙的人身上。
研究結果表明,Duncan的研究小組希望對這一群體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根據年齡、性別、教育程度、高血壓、糖尿病、體重指數、總膽固醇和酒精攝入量,研究數據也進行了相對應調整。更多的研究結果將在美國心臟協會2018年度科學會議上公布。
“我們知道戒煙毫無疑問是有益的,不管一個人抽了多長時間或者抽了多少煙,戒煙永遠都不會晚,”Duncan在解釋她團隊的研究目標時說:“但我們認為,由于過去針對非吸煙者和長期吸煙者換心血管類疾病風險的評估來源于模擬數據或者是缺少嚴格控制了吸煙強度的數據,所以我們認為想要進一步研究這些重度吸煙者的情況還需要更加嚴格的數據做基礎。
從不戒煙的人預期壽命會減少約10年,
2013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項開創性研究發現,而那些在40歲之前戒煙的人預期壽命會增加9年。35歲之前戒煙的人則能重新獲得整整10年的壽命,而45歲至54歲之間戒煙的人恢復了6年的預期壽命。當然,這些數據僅僅是統計出來的模式,而不是硬性的自然規律,而且這項研究也沒有衡量長期吸煙導致的不良健康狀況對壽命有多大的影響。然而有令人鼓舞的證據表明,年輕的吸煙者只要戒煙,就能完全從吸煙對身體的傷害中恢復過來。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