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我國東部地區干濕古氣候的空間變化主要受控于古季風與古西風的相互作用,長江中游地區與華南、華北在干濕古氣候變化上存在明顯差異,這項研究凸顯出長江中游在古氣候研究上的重要地位。
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國際權威期刊《科學》近期刊發了學校謝樹成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國東部地區在末次冰消期存在干濕古氣候的三極模態變化,即長江中游地區與華南、華北存在明顯差異:當東亞夏季風較弱時,長江中游相對濕潤,而華南和華北則正好相反。
我國干濕古氣候格局受到古季風與古西風的雙重影響,有關古季風與古西風的相互作用對干濕古氣候時空格局的影響,是當前古氣候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難題之一。
謝樹成教授團隊以鄂西的石筍記錄和泥炭微生物記錄為依托,綜合海洋沉積物和湖泊沉積物記錄,并結合古氣候數值模擬進行了研究測算。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為預測未來我國東部地區干濕氣候的長期變化趨勢,并采取具有區域差別的應對策略提供了重要素材。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