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中國智慧

發布時間:2018-11-20 16:12: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caobo

為期13天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四次締約方大會正在埃及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舉行,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出席會議,共同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出謀劃策。

翻閱安排緊密的會議議程,“從沙姆沙伊赫到北京行動議程”“中國企業與生物多樣性伙伴關系”等直接涉及中國的主題會議赫然在列。近些年來,在建設生態文明目標的引領下,中國始終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政府主導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包括成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發布并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等。

包括云南、湖北等省份在內,中國多地通過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條例,完善保護機制,加強保護力度,建立起全面的保護體系。

目前,中國各類陸域保護地面積達17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8%,提前達到《生物多樣性公約》要求到2020年達到17%的目標。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都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保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逐步恢復。

企業參與

中國還致力于推動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并將其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國內履約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

18日晚在沙姆沙伊赫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國企業與生物多樣性伙伴關系”主題會議就吸引了相關國際組織、外國企業及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參會。會上,部分中國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事例為各參會方提供了可借鑒的“中國樣本”。

“我們主要通過及時披露保護進展、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牽頭管理、面向公眾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等模式,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劍秋對記者說。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安娜·帕斯卡·帕爾默認為,生物多樣性與企業經濟利益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通過可持續消費和生產轉變現有經濟模式,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同樣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利益。

黃潤秋表示,生物多樣性保護已納入許多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產業鏈條當中,近幾年發布的相關行業導則中也納入了生物多樣性原則、標準和指標,創新性市場中還出現了森林碳匯等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產品,以綠色金融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科技助力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離不開科學技術的保障與助力。在中國,眾多研究機構紛紛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自己的智慧。

今年3月,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奔赴西太平洋,探索麥哲倫海山鏈上一座從未被人類探測調查的淺水海山。此次海山綜合調查不僅進一步了解了海山生態系統、加深了對海山生物多樣性和連通性的認識,也為未來在麥哲倫海山鏈建立一個國際合作的深海保護區等做了前期準備工作。

今年10月,依托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國際生物多樣性與健康大數據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該聯盟成員主要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盟旨在建立涵蓋多種數據和知識庫的世界級生物多樣性及健康大數據中心。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馬克平指出,利用數據庫網絡、啟動數字化計劃可改善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的局面。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今年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啟動重大科技專項,立足于已初步建成的生態監測預警系統,實施星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及數據平臺建設,為國家公園管理與生態安全決策提供定量化、高精度的空間信息支持與精準化服務,促進了區域內包括生物多樣性在內的生態要素良性可持續發展。

標簽: 生物多樣性 中國智慧

上一篇:寶寶被噎住怎么辦?家長應掌握這些急救方法
下一篇:科學家創建全球首個自動化火山預警系統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