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例真實的事件,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支氣管哮喘常年口服茶堿緩釋片,后因咳嗽至某院內科就診,醫生診斷支氣管炎并開具左氧氟沙星口服。兩日后,患者突發心動過速……
醫生和藥師看了就能很快分辨出,這是茶堿中毒的一個典型表現。
可是,為什么常年服用的茶堿會出現中毒情況呢?這與同時服用的左氧氟沙星有什么關系呢?請讓藥師為你講述前因后果。
茶堿、氨茶堿、多索茶堿、二羥丙茶堿等都屬于茶堿類藥物。
除了解除氣道平滑肌痙攣這個最主要的作用外,該類藥物還有改善心搏出量、舒張全身和肺血管、增加水鈉排出、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呼吸肌功能及某些抗炎作用。所以,茶堿類藥物在臨床廣泛用于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等疾病,還可以用于心源性哮喘。
雖然該類藥物用途廣泛,但是也存在藥物治療窗狹窄(也就是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比較接近),不良反應較多的缺點。以茶堿為例,靜脈注射過快或血藥濃度大于20μg/mL時,就可出現毒性反應,表現為心律失常、肌肉顫動或癲癇。茶堿濃度超過40μg/mL時,可出現發熱、脫水、驚厥等,嚴重者可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因此,茶堿類藥物的合理使用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與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如果沒有得到妥善應對,就會像這個案例一樣,要么引起藥物中毒反應,要么劑量相對較小,不能有效控制氣道痙攣。就以茶堿為代表,讓我們看看這紛繁復雜的藥物相互作用吧。
茶堿類藥物相互作用
在治療呼吸道疾病時,茶堿經常需要和抗菌藥物一起合用
喹諾酮類藥物如依諾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大環內酯類藥物如紅霉素、羅紅霉素、克拉霉素均會造成茶堿的清除率降低,血藥濃度升高,中毒的可能性增加。臨床上也經常看見類似的案例報道。這些藥物中,尤其以依諾沙星和紅霉素最為顯著。因此,與這些藥物合用時,應減少茶堿劑量。
與抗癲癇藥物苯妥英、苯巴比妥、卡馬西平合用時,由于這些藥物會誘導肝微粒體酶,增強茶堿在肝臟的代謝;同時茶堿也會干擾苯妥英在體內的吸收,二者的體內藥物濃度均下降。因此,茶堿與這些藥物合用時,需要調整劑量。
除上述藥物外,西咪替丁、維拉帕米、地爾硫卓、口服避孕藥也會增加茶堿在體內的血藥濃度,增加其毒性。
此外,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飲食生活習慣,也可能引起茶堿的血藥濃度變化。大量飲用富含咖啡因的飲料,大量食用巧克力,都會使茶堿半衰期延長,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多。相反,吸煙會增強茶堿在肝臟的代謝,降低茶堿的血藥濃度,必要時需要增加藥物劑量。身體疾患,如肝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均會延緩茶堿的代謝。
由此可見,茶堿及其同類藥物是一類需要精細化管理的藥物,使用前一定要明確適應證和禁忌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服用茶堿的患者使用其他藥前一定要咨詢醫生或藥師,詳細交代用藥情況。在治療感染時,應避免選用上述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類等有相互作用風險的藥物;如果由于治療原因必須使用,應調整茶堿劑量,必要時進行茶堿的血藥濃度監測,注意濃度保持在10-20μg/mL之間。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和老齡患者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兒童器官發育不完善,老年人器官功能障礙多見,合并用藥多,這些都造成兒童和老年患者更容易發生茶堿中毒,茶堿類藥物的血藥濃度監測就更顯得尤為重要了。
總之,服用茶堿類藥物的患者應謹記,在臨床治療時應詳細說明用藥情況,便于醫師合理選擇并用藥物。如果發現身體不適,如惡心、嘔吐、腹痛、多尿、心動過速、肌肉震顫、癲癇樣發作等癥狀,應考慮茶堿中毒的可能性,迅速到醫院就診。
標簽: 茶堿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