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芬魚能在水中憋氣長達4分鐘

發布時間:2019-07-09 15:57:00 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caobo

我們在游泳或者潛水時常常需要憋氣,也有些人會喜歡憋氣的感覺。據了解,人類水下憋氣的世界記錄達到了22分鐘,而普通人最多只能堅持2分鐘的時間。最近科學家發現生活在水下的魚類也會在水里憋氣,和我們人類深吸一口氣一樣,有的魚也會含一大口水在鰓里不吐出來。

科學家發現的這種魚類叫做科芬魚,生活在大洋距離海平面1320米到1760米的深海中。這種小動物有一個柔軟的身體和一個長尾巴,周身都被小刺所覆蓋,成年科芬魚能夠長到10厘米左右。日前科學家在分析梳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遙控潛水器拍攝的視頻時,首次觀察到科芬魚的這種“屏息憋氣”行為,這也是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魚類也有類似憋氣的行為。

科學家發現,科芬魚能將大量的水含在鰓腔中,然后長時間沒有吸水和吐水的動作。為了獲得生存所需的氧氣,生活在水中的魚類會吸入水,通過鰓來提取其中的氧氣并“呼出”缺氧的水。而研究人員在視頻中發現了8條科芬魚“屏氣”的場景,“屏氣”時間從26秒到245秒不等。

為了探究科芬魚憋氣的機理,科學家還對博物館內的科芬魚標本做了CT,發現這些小魚有著異常巨大的鰓腔,可以存下很多水。

科學家推測,科芬魚之所以憋氣,是為了幫助自身保存能量。除此之外,鰓腔里憋滿水之后科芬魚會顯得體積更大,有助于在捕食者面前保護自己,就像氣鼓鼓的河豚一樣。科學家發現,當科芬魚在鰓腔中憋滿水之后,整條魚的體積會增加30%。

標簽:

上一篇:數十萬海膽幼體罕見變異觸發進化機制
下一篇:太空嬰兒真的能創造出來嗎?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