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干貨:什么是無癥狀感染者?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發布時間:2020-04-10 10:15: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caobo

二是癥狀的主觀性。癥狀輕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認為自己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動去醫療機構就診,在日常的診療工作中難以被發現。

三是發現的局限性。由于存在檢測窗口期,采用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檢測方法難以發現全部無癥狀感染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無癥狀感染者是中國進入疫情防控“下半場”的一類重要監測目標,因為這類患者有較強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后14天內不發病,病毒在其體內存在時間超過三周,具有傳染的可能性,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和隔離,就存在社區傳播的隱患。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姜慶五指出,很多傳染病都存在隱性感染者,但其比例在不同傳染病中有所不同。

早在2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組在《中華流行病學雜志》上發表的大規模流調論文就提到,截至2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共收到國內報告病例72314例,含有889例無癥狀感染者,比例約占1.2%。

同時有專家指出,實際上在臨床觀察會發現,大部分人最終還是會出現癥狀,真正屬于隱性感染的病人非常少,大概是1%左右的比例。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的報告稱(研究論文3月12日刊登在《Eurosurveillance》雜志),對鉆石公主號游輪上的634名新冠肺炎病例進行統計模型分析,估計無癥狀感染者所占比例為17.9%。

張文宏團隊撰文指出,以目前部分研究為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大約為18%—31%。不過有些患者僅出現很輕微的癥狀,在隔離觀察期間也不一定會被發現,也常常被認為是無癥狀。

這個數據說明了什么呢?假設10個人接觸了病毒,可能最終會有6—8個人發病,2—4個人始終不發病或者癥狀非常輕微,后者就是所謂的無癥狀感染者。

如何識別無癥狀感染者?

資料顯示,發現無癥狀感染者主要有4種途徑:

一是對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

二是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

標簽: 無癥狀感染者

上一篇:運動員為何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下一篇:普通人是否要做核酸檢測?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