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三號乙火箭,23日成功將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了北斗工程全部發射任務。
雖然最終結果圓滿,但這次飛行任務卻經歷了波折。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北斗三號最后一顆組網衛星發射窗口原定于6月16日10時11分至10時50分。但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科研人員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至6月23日。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副總設計師李聃告訴記者,6月15日晚,發射隊在進行發射前負12小時的功能檢查時,意外發現一個技術問題,該問題導致壓力數據低于設計指標要求。
隨即發射隊進行問題排查,并且在短時間內找到了故障點。雖然經過排故,指標已經正常,但是在發射前中國航天人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即“不帶疑點加注、不帶隱患上天”。因此北斗工程指揮部針對這一技術問題進行慎重研究,經過討論,指揮部決定推遲此次發射。
“航天人在工作中堅持‘嚴、慎、細、實’也是在為榮譽而戰,每成功一次就會增加一分榮譽,但一次失敗就足以將以往的榮譽清零。”李聃說。
發現問題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連夜組織相關單位在北京進行問題復現,并進行前后方結果比對,證明了問題發生的基理,為6月18日歸零評審會的召開打下基礎。
由于已進入發射前負12小時流程,火箭常規動力系統已完成燃料加注,火箭發射隊在當天立即啟動了貯箱壓力檢測工作,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也在最短時間內拿出了常規推進劑泄回方案,并對常規推進劑泄出與再加注風險進行了分析。
在完成歸零工作后,發射隊投入到新一輪發射準備中。在各部門的協同配合下,6月22日發射隊進行火箭常規燃料加注工作,并在6月23日順利完成火箭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當被問及為何敢于在這個舉國關注的發射任務中按下“暫停鍵”時,李聃表示:“此次任務發射的是北斗三號最后一顆組網衛星,是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的標志。臨射前推遲發射,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但指揮部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尊重科學、堅持原則的結果。”
6月23日,最后一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挑戰,中國航天人再一次用嚴謹求實迎來了“北斗收官之戰”的勝利。(郭超凱)
標簽: 北斗衛星為什么會推遲發射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