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山藥削皮時,粘粘的、滑滑的粘液粘到手上還會導致手奇癢無比。
主要是糖和蛋白質的復合物。
早在1948年,日本學者Tsai SS就發(fā)現,山藥粘液質是由甘露聚糖-蛋白質分子復合物構成的,即,之后研究發(fā)現,山藥粘液質中還包括少量的尿囊素、氨基酸、脂質、薯蕷皂苷元、兒茶酚胺、鹽酸山藥堿等。
正是蛋白質和糖類的存在導致它粘粘的。這種粘液質的黏性受到濃度、離子濃度、酸堿性和溫度多種因素影響。黏度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離子濃度的升高而降低,溫度越低粘度會增加。
致癢物質主要分為兩類:其中一類是組胺類致癢物質。
癢,是一種讓人不愉快的感覺,它可以引起人們抓撓的欲望或者反射,屬于機體防護應答的一種。這類物質的受體主要是組胺受體,包括可以刺激肥大細胞產生組胺的物質和組胺,蚊蟲叮咬的癢就是來源于此。可以簡單地認為,當出現紅腫癲痕的時候,就是由于組胺類物質引發(fā)的瘙癢。
另外一類是非組胺類致癢物質,例如氯喹、短肽SLIGRL、菠蘿蛋白酶、黑藜豆蛋白等,它們的主要受體主要是Mrgprs家族蛋白(Mas相關G蛋白偶聯受體)及PAR-2受體,慢性瘙癢和接觸性皮炎等瘙癢疾病就與Mrgprs關系密切。
有的人在給新鮮山藥削皮的時候,凡是沾到粘液的地方都會引起嚴重的瘙癢,形成接觸性皮炎。這種癢與被蚊蟲叮咬的癢不一樣,前者并不會立即引起局部皮膚的紅腫、水泡或斑疹,致癢的范圍也更大。這種引起瘙癢的非組胺物質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說山藥粘液致癢是由于其中的皂苷或皂角素造成的,但是目前并沒有文獻報道山藥致癢的罪魁禍首是以上物質。
△百度截圖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從山藥中提取出了一種叫做尿囊素(Allantoin)的物質,屬于乙內酰脲衍生物,廣泛存在于動物及植物體內,也是嘌呤的代謝產物。它在山藥中的含量非常少,每克山藥中只含有約3.567毫克的尿囊素。
接下來研究人員用尿囊素做了下面的實驗。他們把小鼠頸部和背部上的毛剃掉,然后分成兩組,在實驗組的小鼠脖子注射尿囊素,在對照組的小鼠脖子注射生理鹽水,并觀察收集兩組小鼠在1個小時內抓撓的次數。
注射尿囊素的小鼠抓撓次數明顯要比對照組的次數多很多,這表明尿囊素可以引發(fā)小鼠的瘙癢。
尿囊素可能是山藥中的致癢物質。
研究人員進一步的獲取了小鼠背根神經節(jié)(DRG)神經元細胞,用鈣成像技術考察了致癢物質的細胞活性,結果發(fā)現,有約8%的DRG神經元細胞對尿囊素有響應。同樣,電生理實驗表明,用尿囊素刺激也可以直接誘發(fā)直徑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這說明,
粘液不小心弄到手上,怎么止癢呢?
尿囊素可溶于稀乙醇、熱水、丙三醇及弱堿性溶液,在溫度高時也會分解。
處理山藥時,可以帶著手套給山藥削皮,或者把山藥先扔進沸水中煮上兩分鐘,讓山藥皮中的尿囊素分解,再削皮就好了。
萬一新鮮的山藥粘液弄到皮膚上,可以用吹風機吹或者在爐灶旁邊烤烤火,尿囊素受熱分解,就不會感覺癢了。
另外,用熱水、小蘇打或純堿溶液清洗,也可以把尿囊素洗掉,起到止癢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雁, 孫羽靈, 劉培, 等. 山藥中的致癢物質及致癢機制研究 (英文)[J].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19 (10): 7.
2. 張嬌嬌. 山藥粘液質的性質及酶解制粉工藝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4.
3. 簡暾昱. 山藥致癢活性成分的分離純化及其與Mrgprs家族相關性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
4. Hama H, Tanabe T, Suzuki N. A study of itch intensity in relation to two-point tactual discrimination[J]. Shinrigaku kenkyu: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6, 57(3): 179-182.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