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如何有效防止骨質疏松?專家:應把握曬太陽“黃金時段”

發布時間:2021-10-21 11:11:3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10月20日,在世界骨質疏松日到來之際,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內分泌科醫護人員前往新橋社區為居民義診并做健康講座,專家提醒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靜悄悄的疾病”,對于中老年人和育齡期婦女,在陽光下運動能有效防止骨質疏松。

內分泌科鄭宏庭教授介紹,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發生退化表現為特征導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這種疾病常常沒有典型的征兆,所以被稱為“靜悄悄的疾病”。他特別提醒,都市人戶外活動少,腦力勞動繁重,少動多靜,加上飲食太過精細,維生素D攝入量過少等,患有骨質疏松的人越來越多。而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可使人體皮膚產生活性維生素D。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是骨骼代謝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可以促進鈣在腸道中吸收,從而使攝入的鈣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骨鈣的沉積。反之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骨質疏松癥。所以,曬太陽及室外活動既有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作用,又有預防骨質疏松癥發生的作用。尤其對老年人、兒童及妊娠期、哺乳期、絕經后婦女等非常必要。

一般來說,人體15%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時,年輕人每周累計曬40分鐘、老年人每周曬60分鐘就能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時下,可趁著秋高氣爽、陽光充足,多到戶外曬曬太陽。專家建議,曬太陽不能盲目,應在上午9時至10時曬太陽,這時的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為主,是一天中曬太陽的第一個黃金時段。而上午9時至10時、下午14時至19時兩個時間段陽光中的紫外線A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對于缺鈣或者骨質疏松人群,應該在這兩個時間段好好曬曬太陽。(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通訊員 曾理)

標簽: 骨質疏松癥 慢性疾病 防止骨質疏松 曬太陽

上一篇:科普:宇航員長時間在太空環境工作生活身體有何變化?
下一篇:打印機卡紙如何解決?取出卡紙的正確步驟在這里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