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小伙用136天延時拍攝花生的一生,西瓜視頻網友:是植物科普更是生命教育

發布時間:2022-03-15 16:21:05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地上開花,地下結果,花生為什么又叫“落花生”?自然節律仿佛時鐘,周而復始,花生如此樸實無華,抽葉、拔節、開花、結果,短暫一生不過一百余天,鮮有人留意。

然而,西瓜視頻創作人@時五六卻關注到了這一微小卻動人的生命。連續拍攝136天,共發布三個視頻,他用延時攝影的方式留存了這顆花生每一個奮力生長的瞬間,帶領50萬網友共同見證這一生命的奇跡。

生命本身擁有無限力量

@時五六的視頻樸實真誠,簡單的器皿,普通的種子,一埋,一放,接下來做的,唯有等待時間流逝,見證生命。

一開始的等待平平無奇,花生沉默地扎根,吸收養分,積攢力量。不到4天,從深埋黑暗到破土而出,不少網友齊聚在評論區,一起見證這顆種子的呼吸,感受這種噴涌的強大生命力。

接下來的時間里,一切如常卻又動人,挺著綠色的身軀搖擺長大,這顆花生慢慢地結出黃色的花朵,在延時攝影的緩慢起舞,傳遞著生命蓬勃的律動。

經過了六十多天的積蓄,一朵小花慢慢地枯萎,花柄上生出細細的果針,慢慢地向地面延伸。最終,花朵留在土壤表面,果針則進入了土壤深處。原來,這就是所謂的“落花生”。

花開花落,向上努力開花,向下認真結果,小小花生的一生,蘊藏著如此強大的能量。很多網友為之動容,“拍攝的時間雖然漫長,但是看到這些生長的瞬間實在是感動。” 更有很多網友抒發了更深遠的思緒:“這就是生命啊,蓬勃有力,生生不息,或許這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植物拍攝是一場耐心的拉力賽

@時五六是山東人,從小在農田、自然中長大。小時候的他,每天都在田野中玩耍,觀察樹葉的紋路、花朵的顏色,圍看夏蟬歌唱、蟋蟀打架。他逐漸發現,自己對植物有著情有獨鐘的迷戀。安靜的植物,擁有一種強大的生命力,盡管無人知曉,卻仍在奮力生長。

畢業后,他的工作是攝影師,拍攝靜態人物、風景,偶爾也有自己最愛的植物。然而,盡管人們眼中的植物總是原地不動,他卻堅持認為,靜態的平面照片,無法完全展現植物的呼吸、心跳和那種動人心魄的活力。

他決定運用自己的攝影技能,記錄植物生長的每一個瞬息。觀看過國外很多運用延時攝影記錄植物生長的視頻,@時五六覺得,自己找到了實現心愿的方法。

“延時攝影”又稱“ 定時攝影”,是一種將時間壓縮的拍攝技術。攝影師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張照片,最后把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幾個月的緩慢過程壓縮在很短的時間內播放,呈現出肉眼無法看到的精彩景觀。

種子破土,花朵卷舒,@時五六十分享受記錄的過程。他覺得,植物和人類的時間觀念不同,只有把時間拉的更加緩慢,才能留意到,每一片葉子的搖擺,每一條枝干的律動。

這個過程并不輕松。他說,拍攝的時候十分考驗人的耐心,往往大家看到的幾分鐘時間,可能是拍了好幾個月才得到的。視頻需要拍攝多久,往往取決于植物的生長周期,而非人為決定。

花生的視頻拍了半年多,辣椒的視頻拍了兩個月,整個過程必須事無巨細地關照植物的生長,才能完整地記錄下生命的完全過程。

技術上也有很多障礙需要克服。日日夜夜,植物生長背景的明暗過渡較大,拍出來的畫面經常會有閃爍,要通過后期進行剔除和修正。拍攝過程中,機位長時間不變化,有時需要進行細微的調整,偶爾會出現抖動,“防抖”也成了一大挑戰。

然而,@時五六覺得,最大的障礙是自然帶來的挑戰。植物和人類一樣,都是真實的生命,這就意味著,拍攝的過程中,需要面臨各種無法預知的可能性。

山東的冬季寒冷,如果溫度不足或者濕度不夠,又或者植物遇到什么疾病,整個拍攝的過程就有可能夭折。他曾經拍攝發財樹,直到第三次,植物才健康地生長到最后,一共消耗了近六個月的時間。

“用延時攝影拍攝植物的過程是一場耐心的拉力賽。他和我們的生活、工作不一樣,不是你努力投入更多,就一定要獲得結果, 植物不會聽你的話,你必須要尊重生命的周期,尊重自然的選擇。”總結到延時攝影遇到的種種難題,@時五六做了一個比喻。

用延時攝影進行科普和生命教育

拍攝植物生長的第二年,@時五六還是覺得,自己的視頻受到這么多人的關注,始料未及。

他坦言,之前對延時攝影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天氣觀測和城市規劃研究等方面。雖然聽說過可以用來觀測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他卻從來沒設想過,自己所拍攝的延時攝影視頻,可以走進這么多人的生活,成為一座植物科普和生命教育的小小橋梁。

很多在農村長大的人,涌進他的評論區,表示在田野呆了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真正理解落花生的生長過程。很多老師和家長也對他的視頻不吝贊美,分享著和孩子們一起觀看視頻的感受,表示這是難得的教學素材。

在西瓜視頻,有一位家長給他發私信說,孩子在小學課堂學完《落花生》的課文,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花生為什么叫“落花生”,是怎么長出來的。作為家長,她感到慚愧,長期在城市生活,甚至不能教會孩子日常食物到底從何而來。

這位媽媽補充說,自己十分感謝@時五六的延時攝影視頻,覺得這彌補了自己虧欠孩子的自然和生命教育,從此成了頭號粉絲,和孩子一同見證植物的生長歷程,幾乎一期不落。

從前做攝影師的時候,@時五六經常感到迷茫和痛苦,自己的工作雖然光鮮,卻總是伴隨著強大的無意義感。然而,植物生長的視頻把這種久違的自我價值還給了他。

盡管小時候在農田和自然里長大,他覺得自己對植物的知識依然很匱乏。作為一個“迷戀植物的人”,每次拍視頻,事先他都會大量學習相關資料。每一次知識的攝入,對他而言,都是一場難得的旅程。

每天睡前,@時五六都會抽出一段時間,觀看自己的視頻素材。即便都是親自拍攝,對整個過程熟稔于心,他仍常常被很多動人的生長瞬間打動。

他說,接下來還會嘗試更多的機位,記錄更多植物的生長過程,希望繼續為大家帶來知識和感動。這不只是為了科普有關植物的知識,更是為了讓更多人深入感受生命。

“盡管大家覺得這只是普通的植物,我仍然覺得這是生命的力量。植物和人類的維度是不一樣的。生命很漫長,每個人的維度也是不一樣的,你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一棵慢慢生長的植物。無論如何,要相信,什么事情都有一個過程,你有自己的周期。”

標簽: 植物生長 一段時間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