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郝萍)3月28日是第27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由中國地震局、教育部、國家民委、中國科協聯合主辦,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承辦的“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主題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專題講座在北京海淀公共安全館舉行。
“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主題活動將于2022年至2025年面向民族地區中小學校組織實施“五個一”系列活動,即“捐贈一套圖書、舉辦一場講座、舉行一次演練、開展一次主題班會、培養一名科學傳播師”,并向部分重點地區中小學校拓展。
記者了解到,主題活動按照《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要求,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推動民族地區學校提高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質量,增強各族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技能,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助力增強全社會抵御地震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目的。
內容主要圍繞六個方面:一是開展“五個一”系列活動;二是遴選針對低齡兒童、青少年、教師等不同人群的防震減災主題圖書;三是搭建用于學習科學知識、共享科普資源、發布主場活動、開展在線講座的線上平臺;四是編寫一套科學嚴謹、內容規范、適用性強的防震減災科普標準課件;五是編制學校規范化的地震應急預案;六是為學校安裝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智能屏幕和應急物資柜。
中國地震局表示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期間,計劃在甘肅、云南各選取800所學校,在寧夏依托農村中學科技館選取200所學校,在內蒙古、廣西、四川、貴州、西藏、青海、新疆各選取1個地級市的至少10所學校作為試點。通過“1年試點、3年推廣”,預計到2025年,實現向民族地區學校和重點地區學校捐贈圖書100余萬冊、開展科普講座1萬場次、舉辦應急演練1萬場次、培養2萬名防震減災科學傳播師、捐贈防震減災科普智能屏幕和應急物資柜1萬個、培育一批地震科學興趣小組,受眾學生超過1000萬人次。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