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趣科普】驚人!螞蝗吸食的血液中發現86種動物DNA!

發布時間:2022-04-14 17:15:37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Douglas Yu課題組從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集了30468只螞蝗,通過鑒定螞蟥吸食的血液DNA發現了保護區里的86種脊椎動物。研究結果表明,哀牢山自然保護區為具有高保護價值的脊椎動物提供了保護空間。

這項科研成果驗證了螞蟥確實在其體內保存了其他動物的信息,可以通過檢測螞蟥體內DNA來研究當地的其他物種。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該工作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為主導,由美國哈佛大學、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共同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哈佛大學、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等的支持。

研究歷程

2015年,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在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一次試采樣。科研人員首先對護林員進行培訓,讓護林員學會如何把采集到的螞蟥放進采集管里以及記錄好相應的采樣信息。通過試采樣工作確定可以成功地從螞蟥體內檢測到哀牢山脊椎動物的DNA。

2016年正式啟動項目,按照護林員的平時巡視工作,哀牢山自然保護區被劃分成172個巡邏區,由163位護林員在巡邏中采集螞蟥,共采集了30468只。合并后的900多份樣本中,科研人員鑒定出了86種脊椎動物,包括兩棲類、哺乳類、鳥類和爬行類,其中有15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認定為受威脅或接近受威脅的物種。進一步分析后發現,物種豐富度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絕大多數大型野生哺乳動物(如水鹿、黑熊、蘇門羚、毛冠鹿)在較高海拔、靠近保護區中央的地區分布更多,而家養動物物種(牛、綿羊、山羊等)和一個野生動物物種(赤麂)則在海拔較低的、靠近保護區邊緣的地區分布更多。

來源:云視新聞七彩云,記者/劉瑩 ?

標簽: 脊椎動物 動物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