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養寵物的人可能會煩惱房子里滿是貓貓狗狗的毛,但其實我們人類也好不到哪去,我們掉下的東西甚至還是活著的。“我們不斷向周圍環境釋放著微生物,它們來自我們脫落的皮膚、呼出的氣體還有我們的頭發,我們身上滿是這些東西。”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的微生物生態學家亞當·阿爾特里克特(Adam Altrichter)說道,“人類從來都不是無菌生物,我們體內和體表肯定都存在著大量微生物。”
如果你想到了《花生漫畫》(Peanuts,注:著名的查理·布朗和史努比的故事)中的角色乒乓(Pig Pen),你可能離真相不遠了,生物學家估計,我們每小時會排放出100萬個粒子,當然,這其中包括很多細菌。阿爾特里克特和同事想對這種粒子云進行測量,也就是所謂的“乒乓”效應,他們找來11名受試者,讓這些人不要洗澡,然后穿上短褲和背心在無菌室里一起待上幾個小時,同時收集無菌室表面和空氣中的微生物樣本。
在這些樣本中,他們發現了來自受試者皮膚、內臟、生殖道、肺、鼻子和嘴巴的菌群;并且,這11個研究對象中有8人的“微生物云”是獨一無二的,獨特到足以識別釋放這些微生物的人,這種“細菌指紋”有朝一日或許能用于法醫鑒定。這項研究發表在PeerJ雜志上。
圖片來源:pixabay
鑒于我們90%的時間都待在室內,我們的“微生物云”也會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定殖,當然,包括我們周圍的人身上。“想想我們在工作中、教室里或其他環境中和別人的互動,我們如何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與他人分享著我們身上的某些微生物原住民,就還挺有意思的。”現在,你有點意識了,希望你對周圍人的看法不會變得……云里霧里吧。
翻譯:阿金
審校:魏瀟
引進來源:科學美國人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標簽: 生物學家 的情況下 獨一無二的 有朝一日 科學美國人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