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當前快看: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澄清抗疫“假科普”

發布時間:2022-12-21 05:40:12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百姓進一步增強了自我防護和居家隔離的意識,多地出現熱門藥品物資熱銷的現象。不過據《今晚報》報道,近期有一些自媒體蹭熱點為人們提供醫療保健建議,引發巨大爭議。

近期各地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和調整,社交平臺上、朋友圈里,“個人如何做好新冠病毒防范”成為熱議話題。網友們在網上交流、分享必備藥物清單和應對辦法,一些“陽過”的市民講述自己由陽轉陰的過程和經驗、切身感受,相互加油打氣,這些都有助于讓更多人了解奧密克戎病毒,消除緊張情緒。

然而從報道來看,不少打著“健康科普達人”“活力創作者”旗號的自媒體借機“蹭熱度”“蹭流量”,發布一些毫無科學依據的“抗疫經驗”“用藥指南”,其中不乏沒有任何醫學和藥理學背景的作者斷章取義、拼湊見解,夸大藥品不良反應,甚至誤導人們用藥的內容。比如“從中醫角度不建議使用一些西藥”“熱門中成藥不能與維生素C同時服用”等等。

可以想見,一旦這些毫無依據的“經驗之談”“科普常識”被廣大網友信以為真,不但容易引發恐慌、誤導公眾,而且萬一有人根據相關傳言“照方抓藥”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后果不堪設想。

對此,有關方面需要更積極主動地回應社會關切,及時科普以正視聽。只有及早發現、盡快澄清這些“不靠譜”的言論,才能將負面效應控制在最小范圍內,讓公眾在應對新冠疫情時少走些彎路、少付出些代價。

標簽: 積極主動 廣大網友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