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熱消息:達安科普:分子診斷技術在社區獲得性肺炎上的應用

發布時間:2023-01-14 16:49:17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指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癥,包括感染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并在入院后于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CAP是全球第六大死因,在全球所有年齡組都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醫療衛生資源的主要負擔之一。

2020年11月13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詹思延教授課題組和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曹彬教授課題組共同合作,發表的題為Incidence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urban China: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中國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發病率:一項全國范圍的人群研究)的研究論文,顯示我國CAP整體處于較高發病水平。

CAP的致病菌主要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等。目前國內多項成人CAP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肺炎支原體和肺炎鏈球菌是我國成人CAP的重要致病原[3]。3~15歲的兒童CAP中,8%~40%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

肺炎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那么它有何特點?感染了肺炎支原體就一定得肺炎嗎?實驗室是如何進行診斷?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類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無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型生物。MP是引起兒童氣管炎、支氣管炎、原發性不典型肺炎的重要病原體,也是引起成年人CAP的最常見病原之一。支原體感染在肺炎中的占比約為10%,但在非細菌性肺炎中,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炎占比超過35%。

MP感染全年散發,我國北方以冬季、南方則以夏秋季為多,每3~7年有一次流行高峰。在社區、家庭內或聚集人群中可以有流行感染,暴發則往往多在學校、幼托機構、夏令營等較封閉的群體中。MP感染無顯著性別差異。

MP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各年齡段人群對其普遍易感,兒童則是最易感的人群。發病高峰年齡是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MP呼吸道感染潛伏期2~3周。肺炎支原體呼吸道感染臨床表現呈多樣性,可以從無癥狀到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等),氣管炎和毛細支氣管炎,嚴重者可發生支原體肺炎。

MP感染目前很難從臨床癥狀上來與其他肺部疾病來區分,因為大多肺部疾病的臨床癥狀相似,都有發熱,咳嗽(持續性咳嗽為主,無痰或少痰)等主要臨床癥狀。所以診斷支原體感染時,常需要同步進行實驗室檢測。

從臨床診斷的實際經驗看,分子診斷技術檢測肺炎支原體具有特異性和敏感度高,檢測時間快速,檢測結果穩定的特點,可以結合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滿足臨床早期診斷需求。

標簽: 肺炎支原體 支原體感染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