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價格門檻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隨著“6·18”大促火熱進行,5G手機的價格戰已經爆發,尤其是在1599元的入門價上,華為和小米展開了正面交鋒。而在內業人士看來,5G手機的普及之風將越刮越猛。
華為小米正面交火
6月1日,小米旗下的Redmi 10X系列手機正式發售,其起步價低至1599元(6GB+64GB版本),創下了當時5G手機的價格新低。而作為小米參加此次“6·18”大促的主力機型,Redmi 10X系列手機在短短十幾天里收獲了不少粉絲。小米甚至打造了一個“全明星直播季”,邀請了一眾明星站臺,而明星王一博則擔綱Redmi 10X系列手機的代言人。
當時業界還感嘆,5G手機進入2000元以內市場的速度太快了。不過,很快“1599元”這一門檻價就有了競爭者。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同樣在6月1日開售的華為暢享Z近日起步價(6GB+64GB版本)已經悄然降至1599元。在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起步價原為1699元的華為暢享Z領券可直降100元,到手價同樣為1599元。這款手機于5月24日悄然發布,同樣承擔著華為普及5G手機的沖鋒使命。該店客服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這款手機目前銷售很火,僅僅評論數量有近1萬條。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去年發布的老款5G手機價格也在不斷下降。其中,小米手機依然沖殺在最前面。其Redmi K30 5G的6GB+64GB版在京東降至1299元,這也是迄今為止價格最低的5G手機。Redmi K30 5G是Redmi首款5G手機,也是小米系首款雙模5G手機,今年1月剛剛上市,當時的起步價為1999元。
爭搶年輕市場
實際上,最近一個月來為了備戰“6·18”大促,各大手機廠商都準備了不少“糧草”,而2000元以下的5G手機成為一大熱點。它們通過親民的價格、不俗的功能來爭搶年輕市場。
6月12,榮耀Play4開售。它于6月3日正式發布,是榮耀旗下定位酷玩科技的Play系列的首款5G手機。榮耀Play4的起步價(6GB+128GB版本)為1799元。與此同時,榮耀的另外一款5G手機榮耀X10也在熱銷中,起步價(6GB+64GB版本)為1899元。
6月8號,中興天機Axon 11 SE迎來開售,這是國內首款全頻段全網通5G雙模手機,起步價為1998元。不過,在京東平臺上這款手機目前直降100元。這是一款面向年輕群體的5G視頻手機,更是中興手機發力5G視頻賽道的又一力作,將最新5G技術、視頻雙路防抖、AI視頻剪輯等前沿科技下沉。在去年,中興手機推出了國內首款5G手機,不過當時4999元的價格令人覺得高高在上。而中興手機近期表現活躍,試圖借助5G時代彎道超車。
此外,vivo也頻繁在5G上發力,借助旗下的iQOO品牌吹響了5G手機普及的號角。5月19日,iQOO發布旗下全新的Z系列產品iQOO Z1。它搭載天璣1000Plus旗艦級芯片,支持5G+5G雙卡雙待,配備144赫茲競速屏,起步價(6GB+128GB版本)為2198元。目前在京東平臺上,領券可以享受九折購機,該機價格由此下探到1978元。
知名咨詢機構眾誠智庫高級分析師張揚認為,近期5G手機掀起的價格沖擊波應該說是正常發展節奏。受到疫情影響,各大手機廠商急需提振業績,所以密集發布了低價位的5G手機,以期在“6·18”這一國內電商狂歡節提高自身的出貨量。
5G手機的“上位”之戰
在各大手機廠商以及產業鏈各方的努力下,今年我國5G手機市場一路高歌猛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5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1564.3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46.3%,即將占據半壁江山;同期上市的5G新機型有16款,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50%。而今年前五個月,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達4608.4萬部。
張揚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今年“6·18”肯定會成為5G手機放量增長的一個大節點。首先,各大廠商及平臺都會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和優惠價格,今年又受到疫情影響,預計優惠力度將會超過以往。同時,目前4G手機相對5G手機不僅在功能上不占優勢,連價格優勢也基本消失。在他看來,在今年“6·18”,5G手機將完成智能手機市場“主流商品”的華麗轉身。
IDC(國際數據公司)中國研究經理王希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現在國內市場環境相對穩定,又有宏觀政策對5G新基建的推動,所以廠商對5G的資源投入加大,5G手機的價格下探速度也在加快。此外,在芯片層面,聯發科的天璣系列在交出了不錯性能答卷的同時,相比高通7系芯片成本要低10%以上,也側面幫助國內廠商快速地將5G手機下探到2000元以內。
而隨著5G手機受到消費者青睞,4G手機也在加速清庫存。張揚表示,4G手機離場的節奏逐漸加快,但僅憑“6·18”活動期間的銷售量不會將庫存清理干凈。同時,4G手機相對5G手機雖然各方面都不占優勢,但畢竟還有一部分極低價位(1000元左右及以下)的機型存在,這些機型對某些特定消費群體來說還是有需求或存在價值的。此外,海外市場對4G手機的需求仍然存在。(記者 焦立坤)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