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托尼在網上沖浪的時候刷到了一個有點莫名其妙的視頻。
視頻內容是這樣的,一個雞塊不停旋轉,然后配上了非常魔性的音樂《 Funky Town 》。
(相關資料圖)
這玩意兒到底有啥魔力?抱著這樣的心態我看了兩遍這個視頻,然后發現我也中毒了。。。
越看越上頭。。。▼
看之前的我:什么低創爛梗。
看完之后的我:旋轉雞塊!!!
而看的過程中,這個重復著單一運動的畫面也喚醒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
啊啊啊!死去的記憶正在攻擊我~
記得小學上電腦課的時候,我最喜歡干的事就是打開電腦的屏幕保護程序,然后看著屏幕保護程序不斷運動的畫面發呆。
這種行為其實跟現在網友喜歡看旋轉雞塊有點像,但相比旋轉雞塊,屏幕保護程序的質量可高太多了。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屏幕保護程序有:3D 管道、 3D 迷宮、棒球、海底世界…它們的動態效果都非常有趣。
尤其是 3D 管道,它的管道到底能夠延伸成什么樣子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所以經常一看就入迷了。
能看著發呆一下午▼
但是!我問了一圈周圍同事之后,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大家對于 Windows 屏保的記憶基本都停在了十多年前,現在好像再沒人用這個東西了。
甚至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 Win10 / Win11 系統里的屏保選項在哪兒!
在這里▼
所以。。。為什么在以前還算流行的屏幕保護程序,現在卻很少人使用了呢?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托尼上網找了一圈資料。
結果還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事。
在聊為什么沒有屏保之前,我們得先聊一聊——為什么會有屏保?
屏幕保護,到底是保護的屏幕的什么?
不知道差友們有沒有印象,二十多年前的時候,大家用的電腦顯示器還都是那種大屁股顯示器。
大屁股顯示器的正經名稱叫做 CRT 顯示器( Cathode Ray Tube ),它的顯示原理是用陰極管產生電子束,電子轟擊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熒光層,完成顯色。
這個原理估計大家耳朵都聽出繭子了,我就不展開多說了~
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的,電子束轟擊熒光層的時候,是會讓熒光層產生損耗的。
如果是長時間顯示一個畫面的話,很容易會導致這個顯色單元的紅熒光粉消耗的多,另一個單元的綠熒光粉消耗的多。
久而久之,屏幕各區域的顯色就不均勻了。時間要是再長一些,甚至還會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烙印。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燒屏”了。
長期玩吃豆人,把地圖都給印上了▼
正是為了應對這個現象,所以操作系統里才引入了屏幕保護程序——說白了,就是通過隨機的顏色刷新,來防止單一區域的熒光物質被過度損耗。
以前家里影碟機上暫停播放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的“炫彩跳動” DVD 圖標,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存在的。
u1s1 ,對于那些上班經常走神、或者經常有需要離開工位的小伙伴來說,屏保確實是個十足的好發明了。
當然也有人要問了,走神不可避免,但是對于那些到處亂跑的人,你們走之前直接把屏幕給關了不就得了?
不僅不燒屏,還省電是吧,給緩解溫室效應做貢獻!
emmmmm ,這就要涉及到另外兩個問題了。
以前小學上微機課,老師每次進機房之前都會提醒我們:“一定先開顯示器,再開主機”。
因為 CRT 顯示器內部是高電壓環境(電子槍需要依靠高壓),假如顯示器本身存在著導致短路的故障,那么開機之后的高壓電涌就會順著 VGA 線直接擊穿主板。
2006年國外網友提到過這個問題▼
比起當時一臺電腦大幾千上萬的售價,多出來的一點點電費顯然不是什么問題。。。
而且還有啊,顯示器里面這個電子槍,它也不是“想射就射”的——每次開機之后,得先等一段時間讓它完成暖機的“前搖”。
開關一兩次還好,但即使不短路燒機,每次都這么等也挺煩人的。
不過,在 LCD 顯示器(就是你現在正在用的這個顯示器)成為主流之后,用屏保的人好像越來越少了。。。
因為液晶( LCD )顯示器壓根不需要“屏保”,甚至用了屏保反而還會短命。
前面跟大家提到過, CRT 大屁股顯示器是靠電子束轟擊屏幕,時間長了 熒光粉的消耗會變得不均勻,但是液晶( LCD )顯示器并不存在這個問題。
屏幕上每顆“液晶”出廠的時候就被封死在了面板里了,怎么用也不會損耗,自然也不會出現“燒屏烙印”。
但是對比 CRT ,新式的 LCD 顯示器多了個“背光層”——而背光的發光亮度是會隨著使用時間損耗的,從而間接導致顯示器的色溫和色準發生變化。
設計、視頻剪輯調色的從業者們每過半年或者一年就需要對屏幕重新校一次色,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對于我們現在用的顯示器來說,能直接關機或者息屏,就堅決不用屏保!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屏幕保護”又重新火起來了。。。
一小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護屏幕”。
是的你沒看錯,屏保又能保護屏幕了——具體來說,是保護了使用范圍越來越廣的 OLED 屏幕。
由于采用“有機發光單元”的材料, OLED 屏幕上的紅、綠、藍像素,也和二十年前的 CRT 熒光層一樣,會隨著點亮時間的增加產生損耗。
因此在 OLED 屏幕上也會發生“燒屏”現象。
一臺商場的iPhone展示機,已經燒成了主屏幕的形狀。。。▼
所以在 OLED 屏幕上,一些“類屏保”的操作就被重新引入了回來。
比如在 LG 的 OLED 電視上,一段時間沒有操作后就會開始自動播放煙花屏保。
又比如像我們的手機,假如你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任務欄上面的圖標會有細微的抖動變化。
每次息屏顯示的位置也是隨機的,并且幾十秒就會變一次位置。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息屏顯示都不會燒屏。
像這兩天因燒屏問題上了熱搜的iPhone 14 Pro Max,就是因為全天候顯示的像素位移范圍太小而導致的燒屏。
瞧瞧網友曬的照片▼
不過當然了,前面提到的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原因——畢竟 OLED 顯示器和電視的普及度并不高。。。
所以還有第二個原因。。。
好看——就是好看!沒↗別↘的↗
特別是Wallpaper Engine(壁紙引擎)這個軟件增加了屏幕保護程序這個設置之后,大家更喜歡看屏保了——
“WallPaper Engine 屏保,我從小看到大。”
所以。。。怎么說呢?
雖然屏幕保護程序本身其實僅僅是一種妥協,是我們面對不完善的技術本身,不得已從軟件角度入手的修補方案。(靈動島:咳 ~)
但是隨著歷史的行程,它卻變成了兩代人的童年記憶——以前的 80后看著它長大,現在的00后可能也要看著它長大。。。
我查了查發現,屏保最早是由軟件工程師 John Socha 在 1983 年開發出來的,今年正好是屏保問世 40年。
不知道當年他在寫完屏保程序的代碼之后,有沒有想到過這么一個“小補丁”到現在甚至未來,也能繼續發揮著作用?
責任編輯:隨心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