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臺眼底照相機價格約為20萬左右,三甲醫院也不一定配置有這樣的設備。”百度計劃在2020年之前向基層捐贈500臺上述規格的AI眼底篩查一體機。此舉釋放了重要信號,百度已經成了了AI創新業務部,即“百度靈醫”,隸屬于百度人工智能事業群,去年6月開始做醫療影像。
題圖為廣東省眼科人工智能診斷系統下基層大型義診現場,鈦媒體付夢雯拍攝
裁撤醫療事業部一年半后,百度有了布局醫療行業的新消息。
2018年11月1日,百度CEO李彥宏在百度世界大會宣布,將向中國貧困縣捐贈 500 臺眼底篩查一體機,計劃覆蓋5600萬眼疾風險人群。
李彥宏彼時立下的三個 Flag 如今在逐步落地:
1、百度即將發布與一汽紅旗合作的 L4 級自動駕駛量產乘用車2、把北京、上海改造成世界一流的智能城市3、向500個貧困縣醫療點捐贈 AI 眼底篩查一體機,幫助5600萬風險人群避免失明在AI商業化多點開花(無人駕駛、金融、城市解決方案)的進程中,百度終于正式布局醫療AI。此前,在醫療AI領域,騰訊已經推出旗艦產品“覓影”,阿里健康推出“Doctor you”、并與阿里云共建ET醫療大腦2.0。
2018年4月,AI創新業務部(百度靈醫)成立,隸屬于百度AIG事業群(人工智能事業群),同年6月開始做醫療影像。
目前,百度已經發布了三款醫療AI產品:AI眼底篩查一體機、智能分導診、CDSS輔助診斷系統。百度靈醫醫療影像產品負責人王冰告訴鈦媒體,“內部正在孵化的產品還有很多。”
為何先從眼底篩查切入?首批捐贈的AI眼底篩查一體機落地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2019年1月10日,在一場“廣東省眼科人工智能診斷系統下基層大型義診”活動中,兩臺一體機充當起助手角色,前來參與義診多是德慶縣中老年人。
百度靈醫再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的義診現場
鈦媒體在現場了解到,百度捐贈的AI眼底篩查一體機,實際上是將其AI多眼底疾病篩查算法與傳統眼底相機相結合(一種是日本品牌拓普康,另一種是國內品牌“新視野”)。
德慶縣人民醫院五官科主任何永松告訴鈦媒體,以往醫院使用的是手持眼底鏡,人工看范圍不大,而且由于醫生基礎較差,分析不出來眼底成像結果,只能建議患者去上級醫院看。
使用該一體機3個月后,何永松的感受是,像智能手機一樣,純自動對焦、拍照、分析、出圖文報告。
“以前看一個病人差不多有半個鐘頭,散瞳過程起碼得20分鐘,之后才能開始做檢查,現在通過一體機,可以免去散瞳過程,分析報告一下子就傳過來了。”何永松告訴鈦媒體。
自2016年開始,國內醫療AI迎來一波熱潮,經歷過野蠻人入場后,不論是BAT、醫療器械廠商還是醫療AI創業公司都在向細分領域延伸。(詳見鈦媒體此前報道《醫療影像 AI 告別野蠻期:巨頭做平臺,創企走細分,抱團探尋商業化》)
與多數先從肺結節篩查切入的醫療AI產品不同,為何百度醫療AI布局的第一步是切入眼底篩查?
百度靈醫醫療影像主任架構師許言午告訴鈦媒體,在加入百度之前,他已經就AI眼底篩查技術研究了近八年時間,“從技術難度和產品覆蓋來看,眼底篩查相比肺結節有更大的適用范圍。”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袁進教授也有著同樣的看法。他向鈦媒體透露,“大多數人認為眼科好像比醫學內外科小,其實不準確。世界衛生組織把眼科列為腫瘤、心血管之后第三個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疾病,眼科疾病涵蓋的面非常廣。”
目前,百度AI算法已經能夠覆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病變、青光眼這三種主要致盲疾病。袁進進一步分析了這三類疾病早發現、早干預的重要性:
我們國家按照官方數據,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將近1.2個億,這里面差不多有30%的患者在疾病中后期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發現和干預將會避免這些病人失明。
除了糖尿病以外,老齡化社會里伴隨著特有的老年性眼底的改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年的黃斑變性,這是與長期的紫外線損傷有關系,屬于不可避免的。早期發現、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光眼現在是我們國家排在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第一位是白內障,白內障手術人工晶體植入可以幫助復明。但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一旦功能丟失后,后期再怎么做手術,視力都是不能恢復的。所以,早期發現、早期的干預非常重要。
據鈦媒體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十幾家企業布局AI眼底產品線,其中包括Deepmind、IBM Watson、騰訊、百度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包括國內外創業企業。
鈦媒體梳理發現,多數企業從糖網篩查切入,少數企業布局了青光眼、黃斑病變等其他病種。而目前國內創業公司僅Airdoc、體素科技處于中期階段,眼科是其多條產品線中的一種;其他創業公司均處于早期融資階段。
捐贈與科研兩步走在多數醫療AI企業考慮落地該選擇B端(醫院、體檢機構等醫療服務機構)還是C端(面向患者的服務)時,如百度這樣的巨頭公司,直接通過捐贈的方式實現落地。
王冰告訴鈦媒體,截至1月10日,百度AI眼底篩查一體機已經落地到了肇慶市的4家醫院。預計3月底,廣東省將會有14個試點醫院用上百度AI眼底篩查一體機,在中山眼科中心的組織下進行AI臨床研究。
一位中山大學醫學院的醫生在義診現場告訴鈦媒體,“一臺眼底照相機價格約為20萬左右,三甲醫院也不一定配置有這樣的設備。”
上述規格的AI眼底篩查一體機,百度計劃在2020年之前“捐贈500臺”。
“這對百度來講是一個非常有社會價值意義的事情。”王冰向鈦媒體透露,“2019年,百度將主要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和偏遠地區進行設備捐贈,后續會向社會開通捐贈的申請渠道,需要設備的醫院可以在線申請。”
許言午告訴鈦媒體,“百度AI眼底篩查一體機閱片特異度及敏感度均達到94%。”
但在完成研發后,很重要的一步是和臨床醫療機構保持緊密合作,做更大范圍的臨床驗證和評價,同時把臨床驗證評價效果進一步反饋到AI算法上進行優化。
“AI是一個已經練好了絕世武功的人,現在要做的是下山到江湖上去練一練,在這個過程當中再完成自我提升。”袁進如是說。
鈦媒體注意到,現場參與義診的人手里拿著一份名為《多模態成像及人工智能診斷系統的多層級臨床應用》病例報告表,其中“診斷與治療”這一項中有“首次醫生診斷”、“AI診斷”、“閱片小組診斷”三個緯度。
參與義診需要填寫的病例報告表,鈦媒體付夢雯拍攝制圖
袁進告訴鈦媒體,“當病人進入臨床醫療機構后,會得到基于AI的診斷報告。同時,數據也會傳到眼科中心,由醫療專家組成臨床診療閱片團隊對結果和AI進行背靠背分析比較,如果出現偏差,會分析偏差原因,通過病例累計去提升AI效率。”
在袁進提到的科研項目中,百度是多個合作方其中之一。袁進坦言,現在的篩查設備是通過照相的原理來看到眼底,但白內障、玻璃體混濁、角膜混濁的時候成像會受到限制,主要受檢查的物理硬件所限。“我們也開始去啟動這方面研究,通過對相機光路的改件,后期會跟百度推出人工智能篩查系統2.0、3.0,把技術和平臺硬件一步一步地往前發展。”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