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微信官方發布2019年春節數據報告,從拜年、發紅包、走親戚、節假日等春節必備活動出發,對中國人的春節進行了解讀,更進一步從細微之中看到了春節習俗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所產生的變遷。
根據微信春節數據報告顯示,除夕到初五期間,微信消息發送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4.2%,8.23億人收發微信紅包,同比增長7.12%。除夕這一天,用戶們在微信上的活動最頻繁,單日消息和朋友圈信息量達到頂峰。北京成“年度紅包城市”,其次,廣州、重慶排名第二、第三。
微信今年推出微信紅包定制封面、拜年紅包、表情紅包等多種形式的紅包類型,截至初五,帶有定制封面的特色紅包被拆開近2.5億次,其中包括26000家企業為2000萬員工的特別定制。被拆開次數最多的定制紅包前三名,分別為中國農業銀行(420萬次)、華夏保險和騰訊。
90后正在成長為移動互聯網世界的主力軍,實現了發出最多條微信消息、最多條朋友圈、最多個表情包,以及收發最多次微信紅包的“四個最”。
春節假期被許多人視為進行社交、運動和充電的黃金時段。除夕到初五,微信運動全體用戶共走出了9.63萬億步,同比增長50%。按照平均每步0.5米計算,微信運動全體用戶已經“走完”地球一圈,其中,1.3億人走出步數超過10000的成績。
許多人選擇用微信讀書或小游戲度過這段休閑時光。除夕至初五,數據顯示,微信讀全體書用戶共閱讀1510萬小時,其中,90后新增一個“最”,閱讀時長最長。由騰訊影業聯合出品的《流浪地球》熱映帶動了閱讀原著的熱潮,微信讀書數據顯示《流浪地球》成為春節最受歡迎書目。
小游戲也在逐步成為春節聚會的必備項目,其中以跳一跳、跳舞的線為代表的休息類小游戲和以斗地主為代表的棋牌類小游戲備受歡迎。
除此之外,微信還公布了今年春節期間“候鳥人口”的遷徙情況。微信對“候鳥型消費”的定義為:春節期間在非常駐地的微信支付消費。而其公布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范圍內共產生了12.4億筆“候鳥型消費”。三線以下城市候鳥型人口微信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30%,六線城市更是達到了43%。而新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成為今年候鳥人口的主要遷徙路線。
標簽: 微信紅包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