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娛樂中樞的最終實現還有待鴻蒙OS持續發展,但作為一款電視,榮耀智慧屏Pro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站住了腳。結論先放在這里,下面就來聊一聊,榮耀智慧屏Pro到底是一款怎樣的產品。
【驚奇科技】榮耀智慧屏Pro:如果沒了鴻蒙 它會是一臺好電視么?(來源:original)
設計:簡潔的側入背光電視
榮耀智慧屏Pro的屏幕尺寸為55英寸,物理分辨率3840x2160,采用側入式背光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優勢就是能將面板做到很薄,這也是榮耀智慧屏Pro面板僅有6.9mm厚的主要原因。
在超薄面板的基礎上,榮耀智慧屏Pro還實現了窄邊框,官方給出的數字是94%的屏占比,窄邊框做到了三邊一體無縫隙,其帶來的沉浸感,非常不錯。
接口方面有HDMI 2.0 x 3;AV x 1; DTMB x 1;S/PDIF × 1(同軸);USB 3.0 x 1和以太網口x 1。三個HDMI全是2.0好評,不過這個接口部分的擋板設計稍微有些尷尬,需要先將線材穿進去才能閉合,另外蓋子合上之后無法使用USB接口,或許加一根USB延長線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鴻蒙OS的得與失
兩個重要事實:
1.榮耀智慧屏Pro開機無廣告,從休眠中喚醒大概兩秒亮屏,斷電開機25秒左右。
2.目前鴻蒙OS不支持安裝第三方應用,應用商店里的實用APP也不多。
暫時
第一條當然是大大的好事,你看小米現在也把開機廣告取消了。
第二條可以理解為視頻內容資源只能從默認的華為、酷喵(優酷)、極光TV(騰訊)和芒果tv中獲取。想看點別的只能投屏或者再加電視盒子,有那么點“多此一舉”的感覺。不過考慮到各大視頻站的電視端會員貴得飛起,手機端買會員投屏觀看倒也很正常。
再加上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提到過的,Android應用可以很快部署在鴻蒙上,暫時的生態缺失還可以接受。而且其實鴻蒙1.0是與Android并存的,ADB都有,理論上只需要等待官方何時開放第三方應用安裝。
再來簡單聊聊這款可觸控的遙控器。在觸控模式下,上下左右滑動或者輕觸選擇方向,在觸控板區域按下則是確認,聽起來很爽地操作在現實中的情況是,多數情況下每次滑動只相當于一次點擊,滑一下,動一格。
講道理,本應該是隨著手指滑動,光標也不停滑動的吧?有時想要快速調到某個位置,這一通滑著實有點費勁。解決辦法有兩個:一是在此模式下輕觸某一方向一段時間,會觸發類似連續滑動的操作;二是遙控器還有個“按鍵模式”,切到這個模式下,按住方向不松手就能快速移動光標。
我感覺比滑動好使。
最后是多設備聯動的現狀。
智能家居:支持HiLink協議的設備接入,可通過語音直接遙控。由于評測室也沒有相關設備,按照上次場景體驗的情況看來,響應速度和準確性還是相當有保障的。家中HiLink設備多或者計劃裝修直接走這套協議的,確實能用得上。
視頻通話:由于只有榮耀智慧屏Pro才有升降攝像頭,所以視頻通話也只能在這臺設備上實現。根據榮耀官網表示,主叫和被叫手機僅支持搭載EMUI8.0以上的華為/榮耀手機且需要安裝智慧屏APP;搭載EMUI10.0以上版本的華為/榮耀系列手機使用通話功能無需安裝智慧屏APP。
其實剛開始我是對這個功能不屑一顧的,后來尋思了一下,就像語音控制一樣,家里有小孩老人的話,這功能還挺實用的。不過對于擁有華為/榮耀手機的用戶不叫事兒,其他手機的話這功能就當沒有。
要說終極使用場景,估么著是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提到的,電視直連千里之外的無人機攝像頭。
手機遙控:手機遙控電視這個很常見,榮耀這邊想了一個更直觀地操縱方法,就是直接把電視屏幕投射到手機上,進行滑動或點擊操作,或者是直接用手機來當鍵盤方便輸入。這一遙控方式還有一個非常具象化地用法,就是遠程協助。這個問題我之前是深有體會,碰上家里人玩不轉電視的,只能開著視頻通話,教到吐血。
這個反向操作我表示敬佩。
投屏:主打的榮耀Magic-link目前需要升級到EMUI9.1的榮耀手機才可實現,然而我手里只有華為Mate 20 Pro,只能作罷。Magic-link主要是突出一個投屏方便,用App多操作一步也是一樣。
就像之前簡單體驗中說過的一樣,華為系手機在榮耀智慧屏Pro投屏時可以選擇手機模式或電腦模式,區別就是一個完全映射手機屏幕,一個則是類似Windows的窗口模式。
個人感覺最常用的投屏場景依然是直接播放流媒體內容,投射照片或者是模仿PC都偏向于錦上添花的功能。我想,沒有人會在家里用手機PC模式辦公吧?
至于投屏延時100+ms的最終效果,我只想說,別玩王者榮耀。
鴻蒙之得,在于未來打通華為系終端的潛力;鴻蒙之失,在于目前App生態的缺失。
畫質:HDR表現出人意料
最早看到榮耀智慧屏Pro使用側入式背光的時候,我是感覺到一絲不妙的。
顧名思義,側入式背光是將LED顆粒配置在屏幕四周,通過面板后方的導光板將整個屏幕點亮。這項技術能讓面板很薄,但由于LED并不是均勻鋪在面板下方,就會導致我們常說的,漏光,也就是發光不均勻的情況,這一情況在顯示全黑畫面時會非常明顯。
然后我在榮耀智慧屏Pro的介紹頁看到了分區控光。哦?正好對沖側入式背光的缺陷。
實際測試后發現,榮耀智慧屏Pro的確還有這側入式背光的通病,但在開啟分區控光之后,純黑畫面的表現有了質地提升(當然 燈全關了)。
測試分區控光效果,屏幕中只要有亮起的區域,縱向的一整條背光都會亮起。這樣的效果雖不及直下式背光控制更加精準,但也能夠對畫質提供一定地幫助。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這里測試了NETFLIX、UHD藍光光盤(XBOX ONE X播放)和游戲中的HDR效果,榮耀智慧屏Pro在輸出HDR內容時的表現足夠令人滿意。面板和芯片均支持HDR,還是不錯的。
榮耀智慧屏Pro在輸出原生4K內容時,點對點地畫質表現非常優秀。下降到1080P之后,會因為碼率地不同而出現不同情況。絕大部分1080p的在線資源都會讓人感到稍有模糊,畫質芯片這塊,依然需要努力。
畫面降噪的功能開高了偶爾會在畫面上生成一些假輪廓,影響觀影體驗。此外這一功能在開啟后,會像手機上的磨皮軟件一樣,將畫面的一些細節抹掉。除非是看清晰度很差勁的片源,不然建議將畫面降噪關掉,或只開到“低”。
MEMC動態補償則是放心大膽地開,效果拔群,前提是你本身能夠接受這種異乎尋常地流暢畫面。我個人在看電影的時候是不太喜歡這種沒有動態模糊的流暢質感,不過在看部分肥皂劇和體育比賽時,打開一點毛病沒有。進行主機游戲地時候不是很建議開啟,看個人情況,可能會產生暈動癥(多指第一人稱游戲下)。
這里順便說一下使用榮耀智慧屏Pro觀看內容時的模式選擇。部分本身調色鮮艷的內容都可以在“影院”模式下觀看,如果是色彩單一且本身調色很克制地片源,建議在“標準”或“柔和”模式下觀看。
這樣推薦的原因主要在于,榮耀智慧屏Pro的“影院”模式似乎不只是在白平衡靠近6500K和降低亮度,而且會稍微調低片源的飽和度,導致部分本身調色比較內斂的片子欠飽和,會有些怪怪的。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建議,每個人的眼睛對色彩的喜好都不盡相同,選最喜歡的就好。
最后是游戲玩家比較關注地輸入延遲,用行之有效地土法(HDMI鏡像屏幕開秒表 相機快門1/2000s連拍看差值)簡單測試了一下,取十組數據算平均數。當然這樣的方法測得的數據不是完全精準,只可用作參考。
在影院模式下延遲是62ms,游戲模式下是52ms,差別不大。
52ms這個數字比起旗艦電視的動輒20ms附近當然有很大差距,不過在實際體驗上,倒是沒有明顯地差異。個人在家里用索尼Z9F玩耍,在這里使用榮耀智慧屏Pro游玩,多出的0.03s輸入延遲確實沒什么太大感覺,《只狼》還是一樣格擋地很舒適,游戲玩家不用特別擔心這個問題。
榮耀智慧屏Pro的畫質表現不錯,至少單獨作為一臺輸出畫面的電視來說,可以令人滿意。考慮到其4799元55英寸的售價,有這樣的表現也是情理之中。
事實上這個價位段強敵環伺,把畫質拿出來單獨看,索尼帶X1芯片的側入式背光電視(乃至老款的直下式)仍然要比榮耀智慧屏Pro更好。同樣價格下,就要看用戶的需求到底是純畫質,還是要加點智能化體驗。
那么,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