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米”是全國唯一以省份冠名的獲農業部地理標志認證的產品,如何將這一品牌做優、做強?19日,寧夏自治區科技廳和寧夏農林科學院聯合召開優質食味粳稻品評會,探討水稻品種與東北水稻品種的食味差距,探索“兩條腿走路”的寧夏水稻育種思路。
當日上午,位于靈武市的寧夏興唐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傳出陣陣米香,來自寧夏農業農村廳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種子工作站,寧夏大學農學院和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等單位的業務負責人和科研專家共30多人齊聚一堂,對10個參選品種從氣味、外觀結構、適口性、滋味、冷飯質地5個方面進行品評。
評分顯示,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選育的RS-16(長粒)排名第一,天津天隆種業提供稻種、興唐優質稻基地種植的6198(長粒)排名第二,寧夏金靈州種業公司選育的松遼7號(圓粒)排名第三。
“這充分表明,寧夏自主培育的水稻品種在品質上是有很大優勢的。”寧夏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徐小濤分析指出,與此同時,來自天津及東北地區的水稻品種整體優勢較大,也不能忽視其市場需求。面臨當前“三分天下”的局勢,寧夏水稻產業結構必須適時調整。
接下來,寧夏將鑒選出感官食味優異的水稻品種(系),進一步調整水稻育種方向,推進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引領支撐優勢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標簽: 水稻育種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