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美光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 提前布局AI產業鏈

發布時間:2019-04-03 14:33:10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caobo

回顧整個工業革命發展,信息技術也是工業革命一部分。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710年,第二次工業革命歷經了約200年的時間。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以“計算”主要特色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只經歷了約90年。換句話說,37年后,差不多就到了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科技、機器人、無人駕駛、納米科技、量子計算、和物聯網等,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PC和互聯網時代,存儲貢獻了38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移動時代貢獻了620億美元。2017年,數據經濟時代下,存儲的全球市場規模更達到1280億美元。

隨著數字革命持續蔓延,5G、萬物聯網加上人工智能推波助瀾,存儲必然成為不可或缺的背后推手。存儲行業的未來持續看漲,據資料顯示,2021年之后,每年生產的數據量將達62萬億GB。

美光科技嵌入式產品事業部工程總監劉群在接受環球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存儲行業未來的機會不可限量。他認為,主要推動存儲大勢的四大行業分別是:數據中心、智能手機、汽車,以及物聯網業務。

據美光的資料顯示,2017年,存儲在數據中心的市場規模已達290億美元,預計2021年,又將增長2.1倍,達到620億美元。在智能手機方面,存儲在2017年已占該行業450億美元,預計2021年時達到540億美元,增長1.2倍。汽車方面,存儲在2017年的市場規模是25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增長2.4倍達59億美元。最后,物聯網方面,2017年存儲規模已達90億美元,預計2021年增長1.7倍,達到160億美元。

自2013年開始,盡管PC領域保持一定的增長,但是增長速度緩慢,相比之下,服務器領域的增長更為迅猛。自此,都能看見行業趨勢的變化。

在移動和專用領域方面,專用市場的增長相當快速,整個DRAM市場需求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NAND的主要需求來自于SSD,包括移動硬盤、企業端和客戶端SSD,復合年增長率約40~50%。

不難看見,海量數據對于計算、內存和儲存配置的需求不斷升高,從而將美光推向新的戰略地位。

美光科技總裁兼CEO Sanjay Mehrotra曾指出,自然語言的運算需要大量存儲器協助運算及儲存,圖像數據也需要更大的存儲器。對智能手機來說,在導入3D感測、4K影像、虛擬及增強現實功能后,終端邊緣運算也得搭載更多的DRAM及NAND Flash。再者,正在快速起飛的自動駕駛、云端運算、數據中心等應用,對存儲器需求更是將呈現倍數增長。美光的數據顯示,未來的AI訓練需要比現在多7倍的DRAM和2倍的NAND。

Mehrotra不只一次美光為定調:內存和存儲將成為人工智能的“心臟”。存儲技術是整個數字經濟的基礎,其技術和產品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出行方面,駕駛汽車、搭乘高鐵、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方方面面都存在存儲技術的身影。美光做的,就是解決各行各業遇到的“數據存儲”挑戰。

劉群指出,物聯網大數據推動工業“智能邊緣”需求。從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到智能監控等,每一個最邊緣的節點,帶有數據配置的工業設備,通過智能網端和云服務器相連,產生海量的互聯網數據。

舉例來說,每輛互聯網汽車每天大概產生4TB的數據;每個石油鉆井平臺的工業行為,每天產生約10TB的數據。其他還包括太陽能光伏系統的相關設備等等,這些都將推動數據在整個信息系統中流動,催生智能邊緣的數據處理和計算需求。

一些新興趨勢下的行業,更是加速了上述的情況。舉例來說,專業化的智能安防方面,新IP攝像頭每天大約產生4.5EB的數據,全球有400~500EB存儲將用于監控數據。其中,每年1.6億個攝像頭中,有28%是4K攝像頭,15%具備智能攝像頭功能。

智能安防勢必須要更強大的存儲來支持其運作,根據2017年的數據,每個攝像頭消耗的DRAM閃存達0.5GB,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8GB,四年內容量增長16倍。另外,每個攝像頭消耗的NAND在2017年約為0.25GB,預計到2021年達到1TB。

自動駕駛方面,也對存儲需求進行了重新定義。根據不同的自動駕駛級別:L1駕駛輔助,L2部分自動化,L3有條件的自動化,L5級別是全自動化。不同的自動駕駛級別需要不同的DRAM內存,從L1/2所需的8GB,到L3所需的16GB,L5級別則需要近74GB。2025年,L5級別自動駕駛對于NAND的需求將達到1TB。

隨著未來科技加速起飛,美光亦加大投入布局。位于美國弗吉呢亞的Fab-6工廠,目前處于擴建的第一階段,預計將規模擴大60%,以實現長期的高質量供貨。

與此同時,美光亦在全球搭建了13個實驗室,主要布局于汽車工業、嵌入式存儲相關的工業核心城市。通過六年的時間,從設計到生產,完成整條設計鏈的布局,覆蓋從內存到存儲解決方案的完整配置。這些城市包括了汽車工業城市底特律、慕尼黑、硅谷、上海、深圳等等。

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美光提前做出了準備。劉群笑稱,或許不到20年,我們又將經歷新一波的技術革命。未來比我們想像中來得更快。

標簽:

上一篇:韓國電信公司KT宣布推出面向消費者的5G服務
下一篇:日媒: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過半數來自深圳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