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來,全國多家主流媒體都發出一個這樣的消息:
消息稱,目前全國500多家銀行中已有20家停發房貸,未來可能會有新增銀行暫停房貸業務。不過消息也說了,在政策框架內,不會出現過大面積停貸。
有不少熱心市民打來熱線電話紛紛詢問,天津的情況是什么樣的?
以后買房申請房貸還好申請嗎?
這到底釋放了一個什么信號呢?
為此,記者向天津各大銀行以及專家進行求證。
下面,我們來告訴你真實情況!
天津的實際情況啥樣?
答:目前貸款正常申請
今天上午,記者從本市多個在售新房樓盤了解到,這些樓盤的駐點銀行,房貸均可以正常申請,并未出現停貸的情況。此外,記者從鏈家、中原等多個二手房中介了解到,購買二手房的業主,可以正常申請房貸,并未出現所謂停貸情況。
銀行是個什么態度?
答:大家沒必要恐慌
“停貸,誰說的?”本市某大型國有銀行個人金融部負責人表示,如此說法屬于捕風捉影,并不利于市場穩定,目前銀行對于房貸的審核趨于嚴格屬于正常現象,減少利率優惠、放款周期變長,也屬于正常的市場行為,房貸客戶沒必要因此恐慌!記者從多家銀行證實,天津目前并未出現房貸停止的情況,首套房貸利率9.5折依舊可以申請。
停貸的消息是咋來的?
答:數據有些以偏概全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因為房貸對于各家銀行來說,執行的標準并不透明,該金融機構數據來源缺失。此外,20多家銀行停貸數據并非由銀行證實,而且這20家機構是銀行總行還是分行并不明確。這種數據容易造成市場恐慌。從發布數據的機構網站來看,事實是部分銀行的支行因為業務布局和信貸額度不寬裕,這20家銀行一直就很少開展房貸業務。
現在沒停貸將來會怎么樣?
答:不可能出現大面積停貸
“房貸利率上行是趨勢,但不可能出現大面積停貸。”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資金成本繼續上升,疊加管理成本,按揭貸款的基準利率4.9%對于大部分銀行來說,已經屬于低利潤產品。所以預計后續銀行將逐漸從目前的基準為主流提高到基準上浮。對于購房者來說,雖然貸款成本上升,月供壓力變大,但并非貸不到款,房貸依然是大部分銀行的優質業務,所以不可能出現大面積停貸的現象。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今后房貸可能不會有太大優惠
近日,農行天津分行《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的通知》,該《通知》中“住房按揭貸款執行利率不低于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通俗地理解就是“房貸不僅沒有利率優惠,能拿到基準利率就不錯”。
——相關閱讀——
各地銀行新一輪集中調整房貸利率
這家機構是這樣分析的↓↓↓
近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紛紛上調首套房貸款利率,而且也有二、三線城市不斷跟進。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首套房房貸平均利率為4.73%,環比上月上升4.64%。同比去年5月份的4.45%,上升6.29%。在融360監測的35個城市首套房房貸平均利率中,最低的為大連4.43%,最高的為石家莊4.99%。
現行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
具體來看,此次調整由一線城市領跑,其中又以北京為最,最先調整至9.5折水平,最先調整至基準水平,未來或會成為最先調整至基準上浮10%水平。一線城市對市場變化極為敏感,同時針對變化調整也極為迅速,成為市場風向標,大體可以反映出未來市場變化趨勢。
此次二線城市上浮利率銀行數量大,涉及范圍廣,在經過過渡期后,緊跟市場及時調整,對全國房貸平均水平影響大。5月份,35個城市首套房房貸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調,多數二線城市銀行利率調整至基準。與此同時,銀行優惠利率也在逐步取消。
數據顯示,全國500多家銀行中,提供9折以下優惠利率的銀行有12家,較上月減少30家,占比2.25%。其中8家銀行提供8.5折優惠利率,1家銀行提供8.2折優惠利率,1家銀行提供8.8折優惠利率, 2家銀行提供8.9折優惠利率。
此外,104家銀行提供9折優惠利率,較上月減少170家銀行,本月共有132家銀行提供9.5折優惠利率,較上月新增4家;244家銀行執行基準利率,較上月增加174家銀行。
對此,融360分析師李唯一認為,銀行此輪集中調整房貸利率,原因可能包含:
一是,政策框架內,調整房貸利率更為可行,目前上調房貸首付對于銀行層面影響及意義不大;
二是,在控制房貸額度總量一定的情況下,上調首套房房貸利率來增加營收或更為有效,目前業務量急劇下滑,其中二套業務占比小,上調二套房房貸利率收益甚微;
三是,前一輪政府調控過程中,多數城市處于過渡期或觀望期,未能及時作出符合當地實際的調整。此輪緩沖期后,出現集中以調整適應市場變化。
不過,目前房貸利率不斷上調,銀行也加快吸儲的步伐,加大吸儲力度。提高存款利率、提高理財類產品的收益率是銀行的一般做法,這一過程使得銀行吸儲成本提升。同行拆借不能完全滿足資金需求的情況下,解決資金缺口的成本隨之上升。
標簽: 全國已有20家銀行停止房貸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