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發現文藝女神張辛苑走入了而立之年,才驚覺2019年只有不到30天了,那些年驚艷了我們的初代網紅們也已紛紛嫁人生子走入幸福的婚姻,而她最近卻出現在關于招聘的節目中。
縱觀她因美貌和風格爆紅被稱為豆瓣女神鼻祖,接著暴走時裝周被網友群嘲為“母神”跌入低谷,再到去年出演《熱血長安》憑飾演公孫四娘的精湛演技贏回粉絲,這一年她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
這一年她鮮少的幾次公開路面都是在各種論壇,小編正好聆聽了前幾周她在虎嗅大會上的一場演講。
其實如今明星跨界演講已經是常見的套路,近年來明星演講的節目也越來越多,大多逃不過心路歷程、勵志或者段子。而張辛苑的演講居然不煽情,零文藝人設,也沒提她自己的故事。
她以資深從業者的身份講述了她和建筑師、漫畫家五寶的文化發展項目“無界敘事”和她對內容行業的洞見和思考。在她娓娓道來的講述里,有堅定的信念和倔強的認真,邏輯縝密表達流暢,
想起這兩天因為凹文藝人設又被網友揭穿而上熱搜的明星,小編不由得好奇被稱為“豆瓣母神”的張辛苑和眼前當她哪個才是真的。
雖然大多數網紅逃不過曇花一現的命運,但以張辛苑本身的質地和資源,大可以選擇更加輕而易舉的光鮮人生,她可以簽公司,在娛樂圈輕輕松松走走紅毯賺錢;或者嫁個有錢人,后半生做做慈善。
而因為身為胖子,她開始遭遇校園霸凌,肥胖從此變成了她的人生陰影,在一段著名的采訪中她說回憶道:
面對霸凌卻并沒有阻擋她渴望變得優秀的心,“努力學習總還是可以接近優秀的吧!”雖然胖,但她用努力學習來支撐自我的建立。但這個勵志故事隨著她升到高中便因為數學成績的不理想而中止了,她的殘酷青春正式拉開了序幕,從此女胖子徹底淪為了校園中的Loser。
和每一個因為胖而自卑過的孩子一樣,青春對于她更多的是黑暗面,她開始逃學、變得自閉,然后在文藝電影和論壇里結交陌生的朋友。“在塑造光影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從那時張辛苑愛上了攝影和藝術,她像無數文藝青年一樣愛上了用拍照來表達自己在成長中的困惑和期待。但也因為自卑,她沒有走進高考的考場。變成了一個復讀生之后,那種離群的孤獨感終于把一個文藝青年拉回了現實。為了走進大學,她開始為高考拼命。
她的父親希望她去武漢大學,而母親則希望她去北影或中戲,成為一個演員以完成自己未竟的愿望,想起不如意的數學成績,她選擇了高考分數較低但能接近藝術的大學。
她不比藝校出身的少女,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也沒有可依靠的走入名校的資源。在準備考試期間,她跟著一個兒童劇院的演員學臺詞,學形體,學聲樂,每周往返于兩個城市,為了爭取這所萬里挑一的大學。后來有記者采訪她為什么沒有去電影學院,她說自己當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女生,她心想戲劇學院的女演員不必看清臉,一個人遠遠的站在舞臺上,形對了也許也有機會,而電影學院要求美麗的女演員,她覺得自己不是。而那次藝考卻成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肯定,萬里挑一的中戲給了她當年的全國第一,至今在她的許多訪問里,她都說那是她愿意相信有神的時刻,至今她都對中戲都充滿留戀與感激。
可全國第一的盛譽卻被她默默收藏起來,沒有彰顯也沒有慶祝,而是像完成儀式一般去迎接“高四的高考”。如每個過早見過了太多惡意的孩子,忽然給了她一屋子的糖果,如果不付出雙倍她不能相信那是真的。北影中戲并沒有北大清華般對高考能力的要求,大多藝術類考生一旦通過了考試都仿佛都提前進入了暑假,而她卻在此時投入另一個戰役,補課、做題、熬夜寫卷子,這些在藝術類高考生身上很難看到的“普通人的努力”她一個不落的認真走過。她曾是屢次逃學,在應考時錯過考場的叛逆少年,一年后她順服于世界不可變的規則,并盡力在規則中找到立足的位置。
高考的經歷改變了許多人,包括她。許多采訪中別人問她最大的樂趣是什么,她說她喜歡學習,學習讓她找到自己的世界,學習讓她不再害怕。至今再去看她的談吐,她的博學與睿智背后藏著的是對智慧的渴求。
經歷了復讀,張辛苑最終以當年專業成績和文化課成績雙第一名的身份考入讀中央戲劇學院。
她的成人禮在復讀中度過,而這種樸素的特質仿佛烙印般嵌入了她今后的人生選擇。
直到現在,每年高考她都會特地發微博來鼓勵應考的考生。
有年她還特地為此做了一場直播,在直播中她推薦了村上春樹的書,一反明星們在直播中營造的輕松氛圍,她一板一眼地朗讀其中的段落,并告訴考生高考很殘酷,但走出沙塵暴將會獲得新生。
她雖考上了萬里挑一的中戲,她卻是全年級最胖的女生。
然而走入大學后的她也并非順利,困擾她整個青春期的胖仍讓她變成演藝院校的異類,
老師驚訝于她的平凡并給她取外號清水粽子
由于她的名字排在學號的第一,點名的時候。
張辛苑的減肥史比較知名,是一種斷食的自殘一般的方式。
歷經一個月的不吃不喝,她終于變成了一個90多斤的合格的美人,付出的代價則是半年沒有例假的生理期紊亂。網友們屢次讓她分享這些經歷,她都告誡這是不自愛的怕與自殘,希望粉絲采取更健康的方式也要愛自己多一些。
成名后,她曾在《天天向上》上主動分享出自己最胖最不堪的肥胖照片,面對那段不堪的歲月她對觀眾說:你身上的每一斤贅肉都是你成功的砝碼。
胖子,被霸凌的黑暗青春,于是在攝影和藝術中尋找自我和價值,不顧一切去為普通的人生贏取多一些機會,不被看好的時候默默咬牙堅持。也逐漸建立起來了追逐夢想的勇氣,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考上了大學改變了重考生的命運。
她是一個用照片講故事的人,她自己造夢的工具,也是那些驚艷視覺作品背后的創造者。
或許經歷了太多的黑暗,張辛苑成長為了一個善于造夢的人,隨著越來越多知識的積累,產生了用影像表達自我的動力。看了許多她和身邊友人的采訪后才驚覺,其實
在她的作品中,美不是一個圖像,而是一種感受。從那組知名的馬爾代夫旅行記開始,許多人因為她才知道小島和美人結合在一起可以拍出不露骨的文藝大片,那個時代她變成了島嶼與少女的寄情。
由此她也成為了一個為他人造夢的人,逐漸開始獲得關注和喜愛。
人們分享她的照片,因為在她的視覺作品中似乎藏著一個超現實的世界,而這也是更是值得分享的感受。
她的照片沒有浮夸的包裝感也沒有名利場的紙醉金迷,而她那種自由又古典的矛盾氣質,從豆瓣發酵到整個網絡。她輕松的躺在草地上,淡然溫柔的眼神望著鏡頭,后來vintage變成了一種流行。
減肥后的她開始關注自己,她給自己笨拙地畫上笨拙的眉,涂上母親的紅唇膏。
這雙清眼和她紅唇濃眉看起來像一張尚未完成的臉,卻為了她特有的風格印記和徽章。
她的凈白的面孔,飽滿復古的紅唇影響了一代少女的審美選擇。
放眼望去滿大街的黑長發和濃眉紅唇,多少就是出自張辛苑的影響。
她執著于創造頗有場景感的照片,飄渺仙境或復古森林,她穿著各式長裙,在不同的光影鏡頭里創造了一組又一組美的意境與形象。
而在她創作最活躍的時代,豆瓣涌現出一批相仿的民間美女寫真。
如今再看許多精致的文藝寫真,仔細溯源會發現其中許多風格源代碼都來自她。
那時沒有人理解為什么一個人可以依靠她的照片獲得如此之多的關注,大概是忽略了照片的背后,是她賦予了那些影像靈魂。
張辛苑用照片講她的故事,她的敏感、反叛、橫沖直撞也都濃縮在她那些場景感十足的照片里。
在2008、2009年的豆瓣,那個當時聚集了全中國文藝青年的網站上,僅僅因為她的眉毛畫法以及是否PS照片,也可以掀起覆蓋全網的連綿不絕的論戰。
當時網紅的身份仍是貶義詞,而因網絡寫真走紅的她也渴望被主流社會承認,她在大三的時候策劃了自己的寫真書,卻在豆瓣上遭到冷遇。
但她的寫真書不僅一路登上亞馬遜攝影榜的榜首,張辛苑也因此成為了第一個出版旅拍寫真的“網紅”。
網友扒舊照,并戲稱她為PS女神,如今看來都是稀松平常。只是面對這些“質疑”,她一開始選擇了沉默,再后來她袒露后期技術是現代攝影的一部分,自己不覺得這樣有什么錯。
可這本寫真的橫空出世讓她叛逆又冷清的腔調被更多人喜愛,她東方韻味十足的復古風情使她變成無數服裝設計師的靈感繆斯,以她作為靈感設計整個系列,邀她為自己走秀壓軸。
由此她走入了光鮮的時尚圈,所有的一線時尚期刊她都拍了個遍,廣告也是接到手軟。
她沒有經紀人,登上的雜志無數也不熱衷于炒作新聞。在什么準備都還做好的20歲出頭,就站在了很多人羨慕的高點,而這種熱度帶來的卻不僅僅是機會和驚喜,同時也是誤解和危機。
她是第一批網絡暴力的遭受者,她走紅之后的負面輿論、人身攻擊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也一度對她的生活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
“沒黑過母神,怎么好意思說自己混過豆瓣” 如果你關注過張辛苑,那么你一定知道“母神么么噠”,她是第一個被有規模有組織進行抹黑的公眾人物,豆瓣上成立了專門黑她的小組,她的妝容、她的發型、她的朋友和私人生活甚至任何動態都會遭到凌遲般的辱罵和攻擊,惡意丑化她可以變成一種被操縱的輿論引導。
從此她的人生走向了光鮮的另一面,她黯然注銷了讓她火起來的豆瓣。
那時她有過一段短暫的戀愛,對方是一名年輕企業家,八卦中他是張辛苑的金條。而正當很多人以為她會和當時的富豪男友走入幸福婚姻的時候,張辛苑遭遇了分手,男友出軌后她徹徹底底退回了每一份富豪男友的禮物,凈身出戶,絲毫不留余地。
從那以后張辛苑似乎一門心思投入了工作的懷抱,她簽約了知名經紀人——楊思維,這也是張辛苑唯一合作過的經紀公司(沒錯也就是馬思純港簽約的壹心娛樂),但隨后她們暴走時裝周的舉動卻令這位文藝女神的粉絲迅速大批轉黑。
在這場被群嘲為野心大又似乎打臉的動作中,過度的商業化讓張辛苑的面目開始模糊,她鮮明的個人風格在暴走時裝周的每一場亮相中消失了,轉而變成了范冰冰模樣的小明星,而一條接著一條的微博廣告則讓當時沒有影視作品的她徹底失去網友的支持。
這張與米蘭達可兒的合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在當時可謂是被轉發到爆的焦點,網友都因為名模和網紅之間的“不可逾越之壁”對張辛苑嘲成一片。雖然當即有網友指出這是時尚博主惡意ps丑,再進行夸張的標題黨式傳播為自己換來關注。
但自此之后,丑化她的照片因為娛樂性十足會獲得爆炸式的連鎖反應,力證她沒有圖片上美麗成為了全民的娛樂的話題,被惡意P丑再進行人生攻擊成了張辛苑的家常便飯。
經紀公司簽了,卻沒走上預想的明星路:經此一役,多少人都篤定張辛苑就是見光死的網紅,輿論模糊了她的面孔,時裝周之后沒多久,與知名經紀人的合作就這樣草草地黯淡收場。
在轉眼間翻云覆雨的娛樂圈,善于制造光影之美的張辛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她的親媽粉們一直操心著她什么時候能找到靠譜經紀人。
可她卻不再簽約娛樂經濟公司,她變成了一個沒有資源的獨立演員,也變得比從前更為沉默。
她開始學習弓道,健身,旅行,偶爾和朋友聚會分享生活。
有機會了她去劇組演戲,下戲回家,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像上班族一樣。她的作品不多,但在每一次演不辜負人們對她的期待,吳鎮宇導演的文藝片中的賣橘子的女孩,和影帝成泰燊對戲的她那種原始又無畏的勁頭,眼含熱淚卻不敢流,在逼仄的小攤時刻保持著警醒,卻與浮躁人世格格不入。
《一路驚喜》里的小鷗,大方而真摯,溫暖如鄰家女孩。坐在蔣勁夫的后座,那時他還是陽光男孩,光影流遍,電影卻記住了他們最美的樣子。
如今看到這四個人的照片,闞清子、劉維、張辛苑、蔣勁夫,時光碾碎青春,沒有人能從中完整。
歷經了網絡暴力,張辛苑親手砸碎了仙女的光環。
在和黃軒一同主演的文藝片中把自己涂黑畫丑,不是那種可愛的丑,是真的很丑。
這部電影卻聚集了娛樂圈的荒誕與亂象,黃軒的粉絲為偶像鳴不平為什么當時只有這么差的資源,而張辛苑對此未提太多,只在自己微博里感謝那段時光和這個角色。這部片子拍攝后的三年才僥幸在視頻網站放出,劇情被剪得凌亂不堪,片中她飾演的蒙古少女騎馬帶著黃軒,不卑不亢,淳樸如草原。
許多本就清秀的演員,在作品中把清純特質表達得完整,就叫靈氣,那把和自己極度不相符的形象和氛圍實實在在地通過表演傳遞出來叫什么呢?大概叫演員本身吧,是一個職人自己的修行和功底。
而有時對演員來說,有一個與她靈魂相似的角色,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對張辛苑而言,這個角色無疑就是《熱血長安》中的公孫四娘。
很多人甚至看到一半才恍然這個狠辣性感的老板娘居然是當年的文藝女神。
和那個蒙古少女的一樣,公孫四娘也是一個與人們對她固有形象相差很大的角色,
這部戲的導演極大的發揮了她表達復雜人物的天賦,公孫四娘表面嫵媚卻背負血海深仇,張辛苑然搖身一變,煙袋鍋子一橫,一代梟雄俠女的形象躍然眼前。
公孫四娘是一個命運多舛又復雜的角色,看似類型化,實際上她藏得很深,好似銀魂中的房東婆婆,如果沒有對人物深度的挖掘,只是流于表面的表演會讓這樣的角色變得膚淺而油膩。
都說網紅演什么都像自己,但專業科班出身的張辛苑顯然不屬于這個行列。人們通過關注四娘發現原來在網紅演戲慘如車禍現場的時代卻有個“網紅”這么會演戲,甚至好過許多線上小花。
她嫻熟自如的演技讓這個角色深入人心,她時而是百變表情包,時而又是深情和暗涌的擔當。
被她演技圈粉的網友中,其中有不少人表示曾因為網絡上“黑料”對她持以過固有的偏見。
這個本不是主角的人物成為了《熱血長安》中的最具口碑角色,而許多對她存有偏見的人,也由此愛上了她矛盾的狠辣與純真。
以視覺創作走紅網絡的她,其實畢業于中央戲劇學校表演系本科,這不過是她的本職工作,可在全民娛樂的夸張“黑料”中,又有多少人有耐心認識真實的她呢。于是《熱血長安》每播出一集,都會出現鋪天蓋地的網友評論“原來她沒有網絡新聞圖片里那么丑”這樣反轉式的驚嘆。
雖然在此之后某博主以消費她的樣貌作為談資為自己搏取關注,但網友們也早已明辨是非。公孫四娘讓她重獲熱度也讓那些嘲諷她樣貌的流言頃刻坍塌。
其實一個人如何向公眾證明自己不丑呢?而在這無奈的處境下,作為演員她也在被動中實實在在地失去過許多作為演員的發展的機會。
公孫四娘負著血海深仇卻只身一人來大唐開旅店的女俠和背負著萬千嘲諷的張辛苑似乎有一樣的命運,她們都是為自己開創,卻不求獲得其他人的理解。四娘熱心腸地照顧朋友,人前嘻嘻哈哈,有場戲四娘喝酒暗自流淚,不小心被徐海喬飾演的薩摩看到,強撐著扭淚為笑,所有的命運她都要自己背負。含著眼淚的笑容中有決絕和破碎,也有勇敢和釋然。
這也是為什么公孫四娘這個角色會被那么多人深深喜愛的原因,四娘和張辛苑都是美艷御姐,她們看似平常,卻也經歷了心碎的成長。
被摔碎的瓶子,拼了回去也難以彌補它的破碎,而張辛苑卻是把破碎變成了花紋的人。歷經了校園霸凌、網絡暴力、惡意營銷,再到出走經紀公司,她給人一種被命運碾過之后的破碎感,卻也蘊藏了巨大的能量以及一種在真實世界中立足后的通透。當一個人若沒有被壓垮,傷痕也成了她的勛章。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更好,也不會更糟。積極或消極,樂觀豁悲觀,其實也沒差多少。
她是劇組唯一的獨立演員,卻也是劇組最受人尊敬的演員。在劇組里她就像你身邊那個平時嘻嘻哈哈,但也時刻把握著自己的分寸,生怕給別人添麻煩的那種人。在資源就是一切的娛樂圈有太多她這樣的演員,頃刻間的翻云覆雨手便會化作輿論和利益的炮灰,無人依靠,心懷忐忑也不能忘了拼命才是常態。
在熱度就是一切的娛樂圈,一般藝人有了有熱度的角色,都要乘勝追擊,接新片,接采訪,拍廣告,用十八般武藝增加曝光率,在熱度消退之前制造更多的話題。
演完了四娘的張辛苑卻消失了,她拒絕了所有高片酬的誘惑和商業電影的邀約,轉而去創立了自己的獨立品牌。
她說她感恩講完了四娘的故事,現在要繼續講述自己的故事了。《熱血長安》播放的宣傳黃金期,只能一些的機場照中看到她淡然又忙碌的身影,這令人想到當年高考時要付出雙倍努力的她。
我在張辛苑的公眾號里看到一個滄桑悲憫又頂天立地的人:
出生武漢的張辛苑,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經歷過校園霸凌和網絡暴力和 藏在暗處的假想敵。
她迷失過,也自嘲,偶爾調侃,然后用黑暗的故事講鼓舞人心的話。
似乎從公孫四娘開始,輿論中她也不再沉默,如大眾最好奇的她和豆瓣另一女神晚晚關于“閨蜜撕逼”和“一條眉毛”的八卦,她會在直接在公眾號中直面謠言。
身陷其他人的謠言,再被有心者翻云覆雨手般地利用,雖然是娛樂圈中的常態,卻足已讓一個人在長久的無名之罪中所遭受的不公與痛苦。
網友感嘆:“沉默有時候并不是優雅,而只會讓事態更嚴重“。
她曾在網絡暴力中陷入抑郁癥,如今她學會了如何與名利相處。
當她決定要做品牌,有人嘲諷她的品牌去淘寶銷售,她也會正面剛:正是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獨立的事業,才能讓她面對眼前的世界時有所選擇。
張辛苑很剛,因為命運與時代的交接處,讓她實實在在地跟人生短兵交接。而在漂泊中,她小心保護著與生俱來的敏感,也因此保持了自省和敏銳。這種清醒讓她對浮華和名利有著疏離感,不易自我迷失。而她的認真,又總能讓她一往無前。
“世界很浮躁,她又有各種身份,能觸達到的信息量非常多。這樣其實很難扎下來去研究一個東西,但她能做到,比如用一整年去研究零售和電商并完全投身于那個行業。”這是同事眼中的張辛苑。
張辛苑的品牌首次面市,不過十分鐘便突破了百萬業績。
和淘寶風的張大奕和雪梨不同,她沒有選擇孵化器公司和代運營機構,而是選擇了獨立開發。她用她的衣服講故事,同時她也在乎專業的錘煉高于一切,她對制造夢幻的熱情與癡迷,也深深影響著她身邊的人。
她的品牌小眾而復古,似乎專門為了特殊的場景,它們別出心裁又如夢似幻,一如她最初創造的光影,穿上她的裙子好似化身為故事中的人物。
采訪中她說她只是自己的老板,同時也只是她自己的員工,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是為自己工作。因為認同勤勞的品質,張辛苑有一個網名叫“勤勞的板藍根”。這聽起來都與娛樂圈格格不入,細想卻是道破本質。
她的品牌成立一年后,她被邀請去電商領域的官方盛典,不是作為明星,而是作為優秀商家的代表。
而作為獨立演員,在資源就是一切的娛樂圈,她也不必再擔心因為生計去演不認同的角色或為了熱度進行炒作。
不惜一切去打磨自己,不愛的愛情果斷離開,毀掉的事業從頭再來。不套路,不從眾,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至此,張辛苑的形象才重新鮮明了起來。
有了自己的品牌之后,張辛苑遇見了漫畫家五寶。低調的五寶因作品《親愛的L》備受粉絲推崇,是微博上大熱的人氣漫畫家,和張辛苑一樣有著大批粉絲。
她不僅是一位超人氣漫畫家,還是清華+哈佛的高材生
五寶老師曾用筆名五寶、Jae Liu、gunnmgally,著有《親愛的L》、《MIA》、《雨男》、《水母日記》,粉絲多稱“五寶老師”。。
她的作品洞悉人性冷暖、筆調深邃、關注社會現實、哲學意蘊濃厚。
如受到大批粉絲擁護的《親愛的L》,在誕生初期就已經具備了很多成熟作品才具備的諸多特質。
五寶是從不蹲循于編劇套路,她對人物的細膩描寫和高超的分鏡巧妙地傳遞作品的情感。
她的作品離開了文字也仍能讓人沉浸其中,美而流暢,直擊心靈。
超出想象的感受,難以忘懷的故事,和張辛苑一樣,她們都是有自己理想的創造者,兩個同樣有著自我追求又異常低調的人就這樣相見恨晚一拍即合。
她們共同組建了自己的文化機構,就在今年10月,她們在白塔寺周邊的廢墟上舉辦了一場空間展。
展覽靈感來自五寶歷經十年創作的圖像小說《MIA》,這部作品由日本集英社于日本發行,譯為《云上游樂園》(雲上のネバーランド),五寶的這部作品也是中國原創彩色漫畫作品首次登陸日本主流漫畫互動平臺。
《MIA》是典型的高智商漫畫,五寶在創作中有意識地打破傳統的單一時間順序,營造出了一種空間化的故事結構,故事中的主人翁MIA則象征著一切非凡的品質,在五寶和張辛苑的展覽中,故事中的世界化作一座粉色的夢幻的裝置。
這些明明滅滅的光和影,有一種虛實之間的迷離與逃避,一種無處不在,彌漫日常的夢境之感,每個走進來的人都是其中的風景。
她們的展覽從創意到體驗,既擁有建筑的嚴謹性,又擁有仙境的奇幻感,而它如夢幻般的視覺效果和現場體驗,最能讓人沉浸其中,而她們卻只將這座裝置在這個世界上存留了七天。
就在粉絲們惋惜這座裝置只存在7天就要被毀掉的殘酷時,她們說:“永遠停留在那里的東西恐怕不會被珍視,而所有的一切也都會消弭。只有通過講述,才能將注定要消失的東西留下,而這個故事,只有你也參與其中它才是完整的。”
這座粉色的房子代表著人們內心的不妥協,許多去過展覽的網友發微博感謝他們,表示自己在其中實現了生活中那些缺少的東西。
作為網紅鼻祖,張辛苑深度參與了社交網絡紅人爆發的時代,但在網紅普遍紅不過三年的花期里,她策劃的影像至今經典。作為風格偶像,她激發人們對美的共鳴,又讓美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觸動著許多人對表達自我的信心。
如今距離那組馬爾代夫的照片已經過去了十年。她不再暴走時裝周發廣告,而是成為了自己的主宰。
今年在她和某品牌的聯名活動中,前來地友人是推動中國創意領域的攝影師、設計師、媒體人和藝術家。十年前他們與她共同成長,從青蔥稚嫩走向各自獨立的事業。
在華麗的派對中她不再鋒芒,因為她已是舞會的主人。
而與她常年合作的品牌會把活動辦成她的粉絲會,因為十年來她們與她一同成長,至今依舊守護在她的左右。她的粉絲由“美”愛上她,又從她傳遞的美中獲得自我成長的力量。
張辛苑的粉絲看到她的時候會大喊“胖哥,我是XX君!“
她給粉絲起名字,而且都一直記得,張辛苑說他們是“遙遠的朋友”。
她熱衷于傳遞智識的公益項目,在家鄉武漢的地鐵中給人們讀書,鼓勵面對人生困境的人:“往下你必須成為世界上最頑強的少年,而走出沙塵暴的你,也不再是之前的你了。”
而在她最新錄制的節目中記者問她“有過這么多身份,如果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會不會覺得悶?你覺得你20年后會是什么樣子?” 她說她20年后還是會繼續這份事業,回答得無比堅定。
她因為造夢而成為互聯網的寵兒,又在黑暗和暴力艱難成長,但她始終勇往直前,努力打拼,勇敢地一次次改寫命運,最終走出沙塵暴,活出不設限的人生。
如今在她和五寶夢一般的空間展中,她撫過輕紗,沒有露出面孔卻自由如精靈。
其實作為人,完美是最虛妄的。每個人都有不那么精致明媚的一面,你會破碎,你會失敗,你會跌倒,這些都太正常不過。
而我們普通人也總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去為自己的理想拼搏,在無人指路的時候就學會獨自前行,然后在每一個巨變的時代縫隙里抓住自己的命運。
人啊,最終都是要靠自己的吧。
標簽: 張辛苑整容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