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美團、更美涉售違規醫美產品 美白針披上“畫皮”出現在美團等平臺

發布時間:2020-07-28 16:20:1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caobo

記者在美團、更美等平臺上搜索,都能發現存在大量的商家正在提供未經國家藥監局注冊的商品。

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中國非法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占行業高達88%,醫美非法從業者超過十萬,而合法醫師僅占行業28%,假貨和水貨針劑泛濫。

國家衛健委網站4月27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到規范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在我國境內上市的藥品和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注冊管理,未取得注冊批準的產品不得上市。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美團、更美等平臺上搜索,都能發現存在大量的商家正在提供未經國家藥監局注冊的商品。

溶脂針:未在國內注冊,卻廣泛銷售

譬如,在美團平臺上,搜索溶脂針,就能看到相關的產品介紹和提供產品的商家名單,并且還有大量的求美者的經驗分享。

實際上,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款溶脂針尚在我國獲批注冊。溶脂針主要成分為磷脂酰膽堿。資料顯示,以磷脂酰膽堿為主要成分的注射劑在德國、俄羅斯等地已獲得注冊許可,但只限于治療脂肪雙賽、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適應癥,在醫美領域并未得到許可。

所謂的溶脂針在治療中需要注射到體內。而注入體內的材料并不會完全被人體吸收,在一些情況下會有部分溶解后的殘留物,嚴重的會影響機體循環系統的正常工作的,造成肝腎等臟器的損害,這也是注射溶脂針最大的風險因素。

美團平臺上,溶脂針的項目百科中提到“溶脂針是目前非手術局部減肥最為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時,在項目缺點中,美團也指出,溶脂針尚未獲批,脂肪分解后細胞殘留物在代謝過程中會影響機體正常的循環系統,風險較大。關于產品安全性前后不一致的描述,令人迷惑。

美白針:披上“畫皮”出現在美團等平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注意到,一些違規產品以更隱蔽的方式被展示出來,其中一個代表就是美白針。與溶脂針一樣,美白針也尚未在我國獲批上市,目前一些醫療機構正在使用的產品要么涉及走私,要么則可能是商家違規自行配置的。

在美團等平臺上搜索美白針時,已經看不到對應的產品鏈接,但是會出現美白導入等相關的產品推薦。在美團的美白導入項目百科中提到,項目特色是將美白成分直接導入肌膚深層、表皮沒有創傷的美膚方法,別名是電波微針導入。

這一介紹看起來與美白針是完全不同的產品。然而記者與商家溝通之后卻發現,所謂美白導入、全身美白等說法不過是美白針的一層“畫皮”。

據上海華美醫療美容醫院的客服介紹,美白導入是將維生素C、谷胱甘肽、傳明酸、氨基酸等成分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入體內。這一項目與已經在韓國、中國臺灣等地流行多年的美白針并無二致。

另一家薇琳醫療美容醫院的客服則告訴記者,該機構提供的“全身美白”服務就是美白針。當記者指出國內并沒有獲批的美白針產品時,該客服稱是醫生自己配置的,而非成套盒的產品。

據了解,美白針的主要成分為抗氧化物質,包含傳明酸、谷胱甘肽、谷氨酸等,當前市場中有一些違規的美白針配方里面含有違禁成分,比如激素、鉛等,盡管短期來看美白效果明顯,但會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而醫療機構自行配置的美白針,成分配比不明確,質量難保證,是巨大的安全隱患。

今年7月7日,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也公開了多個醫療美容警示案例,再次強調了“美白針”、“溶脂針”不是合法的醫美項目。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衛生技術人員監督科科長劉洪表示, “美白針”、“溶脂針”等在中國沒有正式批準,并不是合法的醫美項目,正規守法的醫美機構和醫生不會給就醫者注射這類產品。

(作者:包雨朦 編輯:曹金良)

標簽: 美團 違規醫美產品

上一篇:扎克伯格"白臉沖浪照"又成為話題中心 網友:被嚇了一跳
下一篇:貝索斯前妻離婚后已向各類慈善機構捐款17億美元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