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冰封”版號的267天里 游戲公司經歷了怎樣的寒冬?

發布時間:2018-12-21 15:29:24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在停發版號的267天里,中國6億玩家度過了一個沒有新游的春夏秋,中國游戲企業更是風聲鶴唳,被“掐斷”財路后度日如年。

好在,久旱逢甘露,游戲行業終于迎來了最大利好消息:中宣部領導今日的一番話語,讓它們重燃了希望。

在中國游戲產業年會大會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宣布:“首批部分游戲已經完成版號審核,我們正在抓緊核發版號,同時也告訴大家,由于申報游戲的存量比較大,存量的消化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會繼續努力工作,希望大家保持一些耐心”。

話音剛落,會場傳來陣陣歡呼。

“冰封”版號的267天里,游戲公司經歷了怎樣的寒冬?

半年來,騰訊股價持續走跌。

掐斷財路

寒冬始于今年2月份。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游戲審批結果顯示,從今年2月初開始,沒有新的進口網游版號發放通過。3月底,國產網游版號的發放基本“冰封”。截至今年9月,排隊等待版號的游戲已超過3000款,目前的數量維持在4200款左右。

這一數字還不及2017年9000個版號的一半。

沒有版號,意味著游戲只能免費公測,不能收取任何費用。這一政策來自2016年5月,當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了《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規定游戲運營需要版號。

不能盈利?這無疑掐斷了游戲公司的財路。

例如今年騰訊的吃雞手游《刺激戰場》,因沒有版號,至今在國內市場都無法商業化。無奈之下,《刺激戰場》只能“繞道取食”,此前與某團隊合作造勢,變相售賣皮膚。

業內人士曾向新浪科技指出,目前手游擁有巨大的流量,但《刺激戰場》無法發揮商業價值,騰訊可能會因此失去超10億元的流水。

新生意出爐

267天里,版號問題還催生出了一門新生意:版號租賃。與“借殼上市”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轍。

今年9月初,有業內人士放出黑市上賣版號的截圖,包含67款待售游戲的名稱。

版號生意的邏輯其實很簡單:近兩年,部分游戲上線后,因各種問題被“擱淺”,有人就通過中介,將這些老游戲的版號租賃給急需版號的游戲廠商,租賃期約兩三年不等。

有了新版號后,新游戲只需按照老游戲的套路,更改名稱或題材,保持統一風格,即可重新上架盈利。

但是,新生意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兩方面難度:第一,新游戲與老游戲必須題材和風格統一,可選范圍有限。第二,賣版號者水漲船高,翻三五倍不止。例如有版號曾售價10萬,三天后竟炒到了50萬,高額的租賃費用讓很多小廠商望而卻步。

蝴蝶效應凸顯

禍不單行,雪上加霜。正當全行業都為“版號”問題發愁時,又被一則方案綁上了枷鎖。

今年8月30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發布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絡游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

游戲公司再受沖擊,騰訊和網易等次日股票下跌且創近期新低。

當然,騰訊網易的困境必然是全行業的困境。

唯一不同的是,騰訊和網易等在寒冬中還有些“余糧”,其他公司處境更不樂觀。財報可直接反映出現實的殘酷:

西山居年中報披露,網游營收同比下降25.1%,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5.1%。

愷英網絡半年報顯示,其營收11.06億元,同比下降14.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1億元,同比下降10.36%;基本每股收益0.17元,為三年同期最低。

巨人網絡半年報透露,總體營收同比增長42.52%。但是,游戲相關業務的收入從99.72%同比下降至67.9%。

一起過冬的還遠不止游戲公司,蝴蝶效應正愈發顯現。

據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手游廣告的投放量占百度、騰訊、今日頭條廣告投放量的35%以上。若寒冬延期,則上述廣告主必受影響,游戲直播平臺也會因缺乏新游戲而流失觀眾,甚至游戲主播也將面臨“下崗”。

另根據伽馬數據的《2018 年 1-6 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中國移動游戲的整營收規模同比增長率只有5.4%,遠低于過去三年同期近30%的增速。

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各公司響應

好在,一切都即將結束。

在中宣部領導表態后,新浪科技詢問了各大游戲公司的看法與觀點。

截止今天中午,騰訊游戲回應稱,“對于中國游戲行業來說,這顯然是振奮人心的利好消息。它印證了主管部門積極管理、規范管理的決心,對整個中國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鼓舞了士氣,指明了方向。我們也有信心在版號開放審批后,為社會與公眾提供更多合規的優秀文化作品”。

完美世界則表示,“首先,這讓我們對未來發展更加有信心。國家主管部門加強了對游戲版號的審核力度,并且在有序的進行審批工作。這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政府對游戲產業的重視程度,對精品化的重視程度。這讓一直以精品化發展為己任的完美世界對未來更有信心。同時,這也讓我們感到了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審核力度,強化游戲的綠色健康和文化引領。這對游戲企業無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更強的責任感,需要游戲企業在未來的工作中擔負更多社會責任,要加強自我監督、依托文化自信弘揚社會正能量。同時,國家審核力度的不斷加強,也是要求我們更好地落實相關促進責任與發展的舉措,這也可以幫助游戲行業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游戲行業,或將再次重燃了希望!

標簽: 游戲公司

上一篇:蘋果回應iPhone在德被禁售:計劃上訴
下一篇:在線音樂市場的短暫平衡要被打破了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