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豫貨通天下,山水汝陽行”農特產品電商推廣活動在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舉行。此次活動,標志著汝陽縣首個區域公用品牌正式面世。汝陽縣將以區域公用品牌創建為抓手,驅動縣域經濟實現新跨越發展模式的全面開啟,實現農業由產業化向品牌化的轉型升級道路正式啟動。
會上,汝陽縣政府發布了“山水汝陽”十大名優名牌,酒祖杜康、龍須坡杜仲羊、洋豫陽汝陽紅薯、甪里艾、前坪湖汝陽香菇、龍鄉故事汝陽麻花等十大名優品牌企業做了集中展示,充分彰顯山水汝陽好山好水好產品的獨特優勢;河南科技大學與汝陽縣人政府,河南信息工程學校與汝陽縣電子商務產業園運營企業——河南云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電商人才實訓基地協議,全力破解汝陽縣電商人才不足的瓶頸制約;河南省電子商務協會、汝陽縣人民政府與建設銀行洛陽分行簽訂了“產品質量提升”三方合作協議,助力汝陽電商扶貧和農特產品開拓國際國內市場。
農村電商論壇環節,河南省電子商務協會、河南省網絡營銷協會、建設銀行、阿里巴巴集團等有關專家分別圍繞農特產品上行、縣域電商發展、普惠金融、全域電商、快遞物流等主題為縣直機關、14個鄉鎮、147個駐村第一書記、農特產品生產企業與電商致富帶頭人做了精彩分享。
汝陽縣是河南省優質花生、煙葉、山萸肉生產基地縣和國家杜仲種植基地縣,有“中原杜仲第一縣”之稱,汝陽紅薯、杜仲、甪里艾、香菇、花生先獲評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是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2017年,汝陽縣成功申報成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18年,汝陽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汝陽縣委、縣政府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助力脫貧攻堅、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隨著汝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的深入開展,涌現出一大批電商創業與帶貧案例。非遺傳承人李阿婆開辦“李阿婆香包廠”,組織農村留守婦女從事香包等傳統手工藝品生產,解決50多戶7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問題,戶均年收入1.8萬元左右。“針功夫”創辦人段玉國帶動3個鄉鎮150多戶從事手工布鞋加工,包括貧困戶22戶31人,月均增收1000-1500元。2018年雙十一當天,布鞋銷量達到5000余雙,銷售毛利近10萬元。陳瑞生從深圳返鄉創業,承包300余畝林地,發展循環式休閑綠色農業。恒曦農業的“超雞笨蛋”品牌雞蛋遠銷到深圳,每只168元的真空包裝柴雞走上深圳市民的餐桌,服務于高端消費群體。目前已合作貧困戶13家,戶均增加收入1萬元以上,長期使用貧困戶員工22名,月平均收入1000元,年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汝陽縣已建成電子商務產業園1個,電商公共服務中心1個,縣級快遞物流園1個,鄉(鎮)電商服務站點110個,其中78個貧困村實現電商服務全覆蓋;建成京東汝陽特色館1個,京東汝陽扶貧館1個;開展電商培訓136期,7600余人(次);帶動2000多人實現電商創業,電商從業人員3萬余人;2018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2.8億元,同比增長33%。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