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生鮮電商呆蘿卜門店僅剩150家 還能重回往日的高光時刻嗎?

發布時間:2021-06-29 08:01:04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caobo

雖然一場疫情使生鮮電商訂單量猛增,讓呆蘿卜得以喘息,但社區團購一眾企業也趁機進入了快車道。相較呆蘿卜較重的門店自提比例,后者不僅依仗電商巨頭的強資本支撐,其更輕更靈活的擴張模式對呆蘿卜的市場生存帶來不小壓力。

深圳鯨鮮云倉超市有限公司CEO李波濤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呆蘿卜的自提門店無論是自營還是加盟,都是重資產經營,門店既要背負租金等成本壓力,經營拉客還要面對社區商業競爭,而且門店只擔負自提功能,坪效非常有限,特別是一個門店的訂單若未形成體量,就把天然的客流浪費了,因此門店要想做起來并不容易,這也就限制了呆蘿卜的規模發展。

而社區零售資深行業人士韋默認為,呆蘿卜“爆雷”主要是因內部組織和管理方面出現問題,導致現在的局面,但并不意味著這個商業模式失去市場。如果在用戶體驗、品牌認知、產品持續性價比上進行提升,讓用戶回歸甚至留下來,還是有空間可尋的。

“生鮮是剛需,擁有到家到店等多維度消費場景,雖然競爭激烈,但能做到穩扎穩打、精細化運營的企業仍然很少,所以市場并未飽和。不過,從資本市場來說,由于之前呆蘿卜出現巨額虧損,投資方對后續投資也會更為謹慎。”韋默說道。

李波濤則認為,一些生鮮零售企業能迅速突圍,其核心是對供應鏈深度的挖掘。當前零售企業都熱衷于會員制,意味著當前的競爭已經再上一個臺階,向著供應鏈進行比拼。“供應鏈的深度包括對單品的精選能力,對源頭資源如大品牌的掌控能力,打造自有品牌、強化品牌差異的能力,以及加工自制能力等等,這對企業是多維度的考驗。”

(北京商報記者趙述評何倩)

標簽: 生鮮電商 呆蘿卜 門店 社區團購

上一篇:抖音電商: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平臺的紅線 不容踩踏
下一篇:各類電商發展勢頭強勁 電商+便利店成消費復蘇新搭檔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