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一是爭先進位,著力推進科技型企業“雙倍增兩轉化”。切實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聚力培育科創企業森林。通過“三個一批”,即“雙招雙引”引進一批、“千企升級”提升一批、“創業孵化”培育一批,加速推進高新企業“規模化”和規上企業“高新化”,確保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通過“三個聯合”,即聯合稅務部門建立聯席培育機制,制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服務指南;聯合經信部門建立聯系重點企業機制,推動企業向高端、高質和高新方向轉變,目前全市上市后備企業均為高新技術企業;聯合縣(市)區、開發園區建立聯動機制,做到“面對面”幫扶,“點對點”培育,切實推進科創企業擴量提質增效。2023年全市第一批擬參加高企申報企業300家左右;2023年以來,全市已登記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89家。
二是拉高標桿,著力推進規上工業企業“三清零全覆蓋”。按照宣城市委市政府“追趕江浙、爭先江淮”要求,堅持用高質量科技供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力爭2023年全市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無研發活動、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無研發機構、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無創新成果申報的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三清零”。市政府建立“月簡報、季通報”制度,按月分季調度規上工業企業“三清零”工作進展。市科技局牽頭制定《宣城市億元以上規上工業企業“三清零”工作方案》,組建工作專班,摸清底數,實行“明白人”包保制度,按照“統一組織、部門協同、縣區為主、分類幫扶”原則,做到億元以上規上工業企業一一對應、全部覆蓋,指導賬表“應建盡建”、費用“應報盡報”、數據“應統盡統”。2023年以來,全市已開展惠企政策、研發統計培訓9場,培訓各類企業人員3000余人次。
三是結果導向,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有組織有成效”。遵循科技規律、市場規律,堅持以需求為牽引、產業化為目的、企業為主體,有組織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按照宣城市委、市政府“搶先機、拼經濟、擴消費、惠企業”10條舉措,將2023年一季度確定為宣城市科技成果轉化季,開展技術交易撮合、技術供需對接、科技金融支持等服務,2023年1—2月,全市對接產學研用合作項目82項,同比增長43.7%;吸納技術合同交易額21.39億元,居全省第3位。高標準辦好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活動,積極做好2023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等相關籌備工作,已征集簽約項目21項、技術需求45項、展覽展示成果12項。2023年3月25日—27日,安徽“雙創匯”活動走進宣城暨“科大硅谷”宣城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四是系統謀劃,著力推進科技服務治理“全過程高效率”。強化涉企政策引導,開展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實施對科技服務事項流程再造,在安徽省率先發布動態“最多跑一次”清單,讓企業辦事“零跑腿”,宣城市創新環境在2022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中,排名全省第5位,創新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上升。實施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優化改革,統籌全市各類科技項目資金,匯聚各方力量,合力推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科技企業特派員制度,選派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赴企業擔任“科技副總”,目前已為企業匹配“科技副總”21人。建立聯系服務企業隊伍,2023年以來已服務企業700多家。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