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全球最新:體醫科普 | 腰椎間盤比業績更突出?五種鍛煉方法有助緩解

發布時間:2023-03-31 11:52:14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如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年輕人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可能會相互調侃,工作業績不突出,反倒腰椎間盤突出了。

那么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什么?該做哪些檢查?如何預防和治療?有哪些鍛煉方法?本文以圖文方式為大家答疑解惑。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什么?


(資料圖片)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后,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單獨或者連同纖維環、軟骨終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壓迫竇椎神經和神經根引起的以腰腿痛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綜合征。腰椎間盤突出癥常多發于青壯年人群,以腰4-5椎間盤、腰5-骶1椎間盤的發病率最高,約占所有腰椎間盤突出的95%。

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哪些癥狀?

1. 腰痛:腰痛常為首發癥狀。疼痛一般在腰骶部,大多為酸脹痛,可放射到臀部,反復發作,久坐、久站或勞累后加重,休息后緩解。

2. 下肢放射性疼痛(腿痛):從腰部或臀部開始放射到小腿或足跟,站立、行走、打噴嚏或咳嗽時癥狀加重,臥床休息可緩解,嚴重者可伴相應神經分布區域感覺異常或麻木。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極少數病人可表現為雙下肢癥狀。

3. 馬尾神經癥狀:中央型椎間盤巨大突出、脫垂或游離椎間盤組織可壓迫馬尾神經,出現雙下肢及會陰部疼痛、感覺減退或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礙,此時我們建議患者及時手術。

腰痛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嗎?

80%的人一生中都會經歷腰痛,腰痛的原因有很多。急性腰痛多為肌肉源性,經休息、理療等對癥治療可明顯緩解。慢性腰痛則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腰痛,特異性腰痛就是有明確病因的,如:感染、腫瘤、骨質疏松、骨折或炎癥性疾病等。

然而,80%-90%的慢性腰痛是非特異性的,常沒有公認的、特定的病因,且多為慢性、反復發作,可能為椎間盤、小關節或骶髂關節源性,也可能是腰突壓迫神經引起的神經源性。

因此,不是所有腰痛都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

哪些人群易患腰椎間盤突出癥?

1. 從事重體力勞動者、久坐久站工作者(如白領、司機、學生等)、運動員等。

2. 長期處于寒冷潮濕的工作或生活環境者。

3. 腰椎或脊柱發育異常者。

4. 妊娠、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感染和遺傳等因素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

1. 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避免久坐久站,工作一段時間后要稍作運動緩解疲勞。

2.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寒冷、潮濕的居住及工作環境。

3. 我們身體在不同姿勢下腰椎所承受的重量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避免或減少彎腰,更不要彎腰搬提重物,要減少腰椎負重。

4. 無論坐姿站姿,盡量少做彎腰前傾動作。在坐著的時候,背部應感覺到背后有東西在支撐,自然地保持一定的背部的張力以保證正確的坐姿。

5. 對于睡姿,人處于仰臥位平躺睡覺時,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變化小,全身肌肉放松,對頸腰椎很友好。也可根據枕頭高度和你的身體大小,在膝蓋下方墊1-2個枕頭,讓膝蓋保持屈曲狀態,幫助臀部屈肌,臀部屈肌就不會拉著腰背部,腰部就會比較輕松。

懷疑自己腰椎間盤問題需要做哪些檢查?

當出現上述某種或數種癥狀表現時,就應警惕是否患有此病癥,并及時前往正規醫院脊柱外科或骨科咨詢就診。

醫生會根據患者癥狀、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如腰椎磁共振、CT、X線和神經電生理檢查等表現來明確診斷,其中腰椎磁共振為首選檢查手段,并排除其他疾病如腰肌勞損、強直性脊柱炎、腰椎結核或腫瘤、髖關節疾病等,從而進行針對性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有哪些?

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癥狀會隨時間推移而緩解,因而治療應根據病程、臨床表現、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及相應神經根受壓嚴重程度,采取個體化治療方案,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物理治療等。非手術治療是大多數病人的首選治療方法,一般經保守治療6-12周得到改善,包括休息、物理治療、中醫傳統療法、藥物治療等。

1. 一般治療:急性發作期需臥床休息,但不主張長期臥床,鼓勵病人進行適當的、有規律的日?;顒樱顒訒r可佩帶腰圍。

2. 藥物治療: ①NSAIDs類抗炎藥(塞來昔布、布洛芬等);②神經營養劑;③肌肉松弛劑;④脫水藥物;⑤糖皮質激素;⑥中藥及其他藥物。

3. 熱敷、針灸、按摩、牽引、運動療法等對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均有一定的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什么情況下選擇手術治療?

與非手術治療相比,手術治療通常能更快及更大程度地改善癥狀。手術治療方式是安全的,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較低。手術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疼痛和(或)神經損害癥狀,而不是治愈椎間盤退變和逆轉椎間盤突出。

手術適應癥如下:腰椎間盤突出癥病史超過6~12周,經系統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過程中癥狀加重或反復發作;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劇烈,或患者處于強迫體位,影響工作或生活;腰椎間盤突出癥出現單根神經麻痹或馬尾神經麻痹,表現為肌肉癱瘓或出現直腸、膀胱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術式可分為四類:開放性手術、微創手術、腰椎融合術、腰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

手術后應如何康復保養?

1. 放松心情克服恐懼,術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功能鍛煉,否則會錯過康復運動的最佳時機而影響手術效果。

2. 改變不良姿勢,避免久坐久站,避免彎腰負重搬重物。

3. 術后佩戴腰圍1-2個月,具體時間根據個人腰背肌的功能情況而定。如缺少運動的女患者,有腰椎退變的老年患者,佩戴腰圍的時間要長一些;平時比較喜歡運動、腰背肌功能好的患者朋友,戴腰圍的時間可以適當縮短。

臥床不需要戴腰圍,坐起或站立位需要佩戴腰圍,起床前戴好。腰圍對支撐術后略顯薄弱的腰部肌肉功能很重要,但也不能長時間戴,2個月之內為宜,否則久而久之,腰部肌肉力量會弱化,形成慢性腰痛。

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癥,應該如何功能鍛煉?

1. 五點支撐:仰臥,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后頭部為支點,用力將臀部抬高,形如拱橋狀。

2. 小燕飛:俯臥,去枕,雙手背于腰后,挺胸抬頭,使頭、胸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伸直,雙腿平放于支撐面,不必使勁抬起。

3. 游泳:游泳是最佳的運動方法,但要注意水溫,入水前要充分熱身。

4. 仰臥抬腿:仰臥位,雙腿并攏并繃直,抬起雙腿直至大腿與床面垂直,后緩慢放下。

5. 倒走:倒走時需腰身挺直或略后仰,這樣可以使正常行走時得不到充分活動的脊柱和背肌受到鍛煉。由于倒走相當于“盲走”,具有一定危險性,宜在空曠平坦處進行,練習時應有人陪伴,防止摔倒跌傷。

需要注意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發作期,禁止進行做這些動作,并且在做的過程中如果感覺疼痛不適應立刻停止。

作者:黃宇峰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脊柱外科)

編輯:谷苗

責任編輯:沈雷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