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一大片地區正采用中國式嚴管互聯網模式,而非放任自由的美國模式。這對北京是個絕佳的意識形態勝利,不到10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雖然管控互聯網,中國卻出現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巨頭。東南亞地區越來越多國家正羨慕地注視著這一切。如今,他們想效仿中國做法。
以前,更放任自由的硅谷模式無疑是最好的。而現在,從俄羅斯到印度,不少國家紛紛效仿中國凈化互聯網的方式。東南亞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對中國的雄心十分關鍵。這個人口超5億的地區,到2025年互聯網經濟有望增加兩倍,達2400億美元。
中國模式正不斷取得進展,美國模式卻受到抨擊。臉書和推特被曝用來操縱美國選舉,YouTube被批沒甄別出兒童色情內容,而在新西蘭歷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槍擊事件中,美國社交媒體被批給槍手提供直播平臺。在外界對美國社交媒體種種缺陷廣泛擔憂的背景下,中國方式如今似乎是合理的替代方案,或是足以讓(很多)政府有理由采用的辦法。比如,越南于1月起實施管理社交媒體的法律,地區最大經濟體印尼也要求數據儲存在本地。最近接受這種模式的是泰國,2月底通過一項網絡安全法案。
中國互聯網管理做法引起華盛頓警惕,后者要削弱北京的影響力——這將是一場長期斗爭。美國擔心,隨著中國科技和意識形態在東南亞擴散,北京將越來越把一個戰略上重要地區推向威權主義。中國式互聯網的擴散,對臉書、谷歌這類美國互聯網巨頭也是個問題。
目前,美國社交媒體在泰國等地頗受歡迎,因而尚能抵制限制內容的意圖。但今后美國公司有可能被微信、抖音和支付寶取代——這些中國互聯網公司正向海外大舉擴張,進入音樂和社交媒體或電商領域。騰訊、阿里巴巴等中國公司也在培育地區創業企業,吸引更年輕的移動消費者。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東南亞項目副主任布萊恩·哈丁說:“一年前,我自己和其他人都沒關注這個問題。”華盛頓更關心中國投資基礎設施所帶來的政治影響,“但從數字絲路角度看,(如今)興趣增長飛快。”中國被管控的互聯網一直仍是創新源泉。東南亞已成為北京政治目標的一個試驗基地,也是中國向全球擴大影響力的長遠計劃的起點。美國害怕中國的互聯網構想會成為被下一個10億用戶青睞的模式。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