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消息,據中消協官網發布的消息顯示,為促進各App經營者更好地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安全規范》等相關法律和標準規范,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安全,中消協于2018年8-10月開展了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活動。報告指出,ofo小黃車向關聯公司及第三方分享相關信息時,未單獨征得用戶同意,且對外提供行為未體現其必要性,其存在的風險不得而知。
《測評報告》顯示,從同一款App不同下載來源上看,App Store下載渠道與安卓市場下載渠道在信息采集類型和隱私政策方面無明顯差別,但不同類別App以及同一類別中的不同品牌App測評結果差異較大,金融理財、郵箱云盤類App評分相對較低。
在收集個人信息方面:10類App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情況,59款App涉嫌過度收集“位置信息”,28 款App涉嫌過度收集“通訊錄信息”,23 款App涉嫌過度收集“身份信息”,22款App涉嫌過度收集“手機號碼”等。
在隱私政策方面:47款App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其中34款App沒有隱私條款。其主要問題是:1.未明確告知收集個人信息類型,且收集敏感信息時未明確告知用戶信息的用途;2.未明確告知用戶個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和停止運營的情形;3.未明確告知用戶個人信息使用方式;4.對外提供個人信息時不單獨告知并征得用戶同意;5.未明確告知用戶如何更正個人信息和撤回同意;6.隱私條款未在明顯位置公示,條款變更時未及時通知用戶;7.隱私政策存在默認同意或未提示閱讀等問題;8.存在“自行承擔風險”等不合理免責條款。
針對測評中發現的問題,中消協建議,要加強隱私保護立法,督促App開發管理者根據App的核心功能和擴展功能明示個人信息收集范圍,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各應用商店要認真履行平臺審核責任,強化App隱私條款的明示義務,對于沒有隱私條款的應當及時下架,并提醒消費者謹慎下載使用,應當要求相關隱私條款內容不能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含有不公平格式條款。
此外,中消協還呼吁,全社會要強化個人信息保護的自我憂患意識,多形式開展教育引導活動,廣泛提醒消費者盡量通過審核機制更嚴格的應用商店平臺下載App,下載過程中要認真閱讀App的應用權限和用戶協議或隱私政策,不掃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點來歷不明的網頁鏈接,不安裝來歷不明的App,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信息泄露,要留存相關證據,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依法主動維權。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