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公安部刑偵局:32名文物犯罪A級通緝令在逃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

發布時間:2019-09-19 10:32:18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caobo

公安部刑偵局昨天通報,9月18日,公安部A級通緝令通緝的文物犯罪在逃犯罪嫌疑人張世剛向陜西澄城警方投案自首。至此,公安部2017年以來發布的32名文物犯罪A級通緝令在逃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32名文物犯罪A級通緝令涉及多起案件,遭盜掘的古墓葬、古遺址等涉及陜西、青海、安徽等多地。

澄城縣特大盜掘古墓葬案

8名“A級逃犯”到案

公安部為深入推進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盜掘、盜竊、倒賣、走私等文物犯罪,保護國家文物安全,于2017年7月31日、2017年11月10日、2018年6月11日先后發出3批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3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2019年2月,公安部再次發布A級通緝令,懸賞緝拿涉嫌盜掘古墓葬的2名犯罪嫌疑人。

北青報記者梳理發現,以上32名涉嫌重大文物犯罪人員涉及多起案件,遭盜掘的古墓葬、古遺址涉及陜西、青海、安徽等全國多地。

公安部刑偵局介紹,張世剛系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陜西省澄城縣“11·25”特大盜掘古墓葬案的犯罪嫌疑人,涉嫌多次組織盜掘古墓葬并倒賣重要涉案文物。2016年12月16日,陜西省澄城縣公安局對犯罪嫌疑人張世剛做出刑事拘留的決定,并進行上網追逃。

據澄城縣公安局官方網站發布的案情介紹和澄城縣法院的判決書,包括張世剛在內,公安部3年來發布的32名A級通緝令文物犯罪嫌疑人中,至少8人系澄城縣“11·25”特大盜掘古墓葬系列案的相關人員。

據媒體報道,2016年11月25日,民警在澄城縣劉家洼村發現不明身份人員在盜墓,4名民警驅車前往現場,發現二十多個人在挖坑作業。根據盜墓現場的遺留物,民警在山西抓到了多名涉案人員。犯罪嫌疑人交代,2016年11月11日至21日,他們3個團伙先后在澄城縣王莊鎮劉家洼村實施盜墓。通過倒賣文物,團伙頭目王張紅共獲贓款525萬元,并將贓款分給參與作案的其他犯罪嫌疑人,這些犯罪嫌疑人根據不同分工,所得贓款數額從1萬元到50萬元不等。

隨著調查的深入,民警又找到了一個曾在劉家洼村盜掘古墓葬的團伙,其中包括公安部第二批發布的A級通緝令在逃人員魏興勝,該團伙曾用炸藥在劉家洼村炸開一座大墓,盜取文物30余件,其中出土的青石編磬后來被證實是目前全國出土最完整的一組。進一步調查中,民警發現了后來名列A級通緝令名單中的范斌斌的盜墓團伙。在2017年8月,公安部發布首批通緝令后第二天,范斌斌投案自首,并供出了另一個由張凱平組織的盜墓團伙。2017年11月10日,第二批通緝令發布后,張凱平、呼旺旺、吳鵬鵬三名通緝令上的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偵辦此案過程中,民警抽絲剝繭,確認該案共涉及8個犯罪團伙,作案成員達100余人。自2016年7月至11月間,這些犯罪團伙共盜掘作案30余次,盜掘古墓葬18座。

此次犯罪團伙頭目張世剛的落網,標志著涉及此案的A級通緝令在逃人員全部到案。

陜西淳化系列盜墓案

追回被盜文物1000余件

另一起多名涉案人員被公安部通緝的案件是由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陜西淳化系列盜掘西漢古墓葬案。此案所涉及的墓葬包括西漢漢昭帝劉弗陵之母“鉤弋夫人”的墓地漢云陵。

據國家文物局介紹,陜西淳化“7·20”系列盜掘西漢古墓葬案是近年來全國破獲的重大文物犯罪系列案件之一。整個案件偵破歷時16個月,涉及5省16個地市。一舉打掉盜掘、倒賣文物犯罪團伙8個,抓獲犯罪嫌疑人91名,破獲被盜掘案件96起,追回被盜文物1000余件。

國家文物局表示,在這一系列盜掘案件中,5名涉案人員上了公安部發布的A級通緝令。2017年7月31日公安部首次發布A級通緝令,名列其中的李葉軍、王建峰均涉此案。11月10日公安部第二次發布A級通緝令,其中于才、李鐵剛、張學溥三人涉此案。

據媒體報道,2016年7月,淳化縣公安局民警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漢云陵實施盜掘。警方立即展開走訪調查發現,此處盜洞較淺,尚無文物被盜出。

鑒于案情重大,淳化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公安部也將此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專案組從第一個抓獲的犯罪團伙入手,經過一年多的偵查,最終打掉了相互交織且組織嚴密的8個盜掘古墓葬犯罪團伙。

據介紹,為了破獲此案,辦案人員輾轉廣州、鄭州、西安、天水等多地。

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系列案件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多、破案數量多、追繳文物多,是近年來公安機關破獲的重大文物犯罪系列案件之一。

“九層妖樓”文物盜竊案

3名涉案通緝逃犯全部落網

2018年7月23日,公安部通緝的第三批A級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韓萬里在河南鄭州被警方抓獲。至此,被民間稱為“九層妖樓”文物盜竊案的最后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落網。在公安部發布的32份通緝令中,共有包括韓萬里在內的3人涉及此案。

此案所涉及的“血渭一號大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系唐代早期吐蕃墓葬,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吐蕃墓葬。因其墓葬共有9層,被當地人稱為“九層妖樓”。據國家文物局消息,犯罪嫌疑人韓萬里等人參與盜掘的古墓葬正位于血渭一號大墓東側一平臺處。2017年,韓萬里所在的團伙到血渭一號墓東側平臺處進行盜掘,后經兩夜盜掘,盜得文物646件。據辦案民警介紹,當時盜洞開口長120厘米,寬65厘米,盜洞深度達9.2米,盜墓坑現已被填埋。

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公安局局長范增智曾表示,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部門向青海省公安機關通報了一條重要線索,海西州都蘭縣出土文物可能將在青海境內倒賣。

確認線索的真實性后,青海當地公安部門成立專案組,對案件展開全面偵查。據參與辦案的民警坦言,案件偵辦過程并不順利,犯罪嫌疑人地區跨度大,流竄性高,偵查中發現倒賣文物的犯罪嫌疑人具備一定反偵查能力,狡猾多疑,對買家不信任,多次臨時變換看貨地點。

在持續的跟蹤中,專案組獲得犯罪嫌疑人將在都蘭縣某小區蘇某奎家中讓買家看貨的情報后,立即行動,于2018年3月17日中午在都蘭縣街頭將看完貨的李某某等3人抓獲,同時在蘇某奎家將涉嫌盜掘古墓葬的犯罪嫌疑人蘇某奎和夏某兩人抓獲,并當場查獲出土文物614件。

專案組經過進一步偵查,共有19名犯罪嫌疑人落網,被盜的646件文物全部追回。

此后,公安部門又在河南、浙江、云南等地抓獲了包括韓萬里在內的4名犯罪嫌疑人,至2018年7月23日,案件正式告破。

鏈接

盜掘重點文保單位

一律專案偵辦

今年7月,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杜航偉稱,對盜掘盜竊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案件和涉及國家一級文物被盜的案件,一律立為專案偵辦。要全力追查追繳被盜文物,斬斷文物犯罪鏈條。要研究當前文物犯罪規律特點,整合偵查資源,積極創新打法,著力提升打擊文物犯罪效能。要夯實基礎工作,與文物部門建立打擊和防范文物犯罪聯合長效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機制,加強專業培訓,為打擊文物犯罪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2018年,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部署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共偵破文物犯罪案件12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追繳文物8400余件。2018年破獲盜掘文物案件數和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分別上升79.56%、110.32%。

文/本報記者屈暢統籌/蔣朔

標簽: A級逃犯落網

上一篇:騎手撞上勞斯萊斯 交警:協商好了 各自修各自的
下一篇:蔡崇信收購籃網全部股份 成籃網新的大老板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