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水究竟是怎么變成冰的?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發布時間:2019-12-23 11:45: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caobo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水究竟是怎么變成冰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如今,中國科學家在實驗上“再現”了水結冰的過程,揭示了這一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證實了經典臨界冰核理論的百年預言。

12月19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健君、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昕團隊領銜完成的科研成果。這也是科學界首次在實驗中證實臨界冰核的存在。

該成果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健君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水結冰過程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更是有用的知識——作為一個自然界的普遍現象,它不僅影響著地球上的氣候、地質及生命,還在化學工業、低溫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細胞和組織的低溫凍存、維持疫苗在生產和輸運過程中的高活性、飛機等交通工具的防冰涂層。

根據熱力學原理,水分子在溶液中會不停地進行熱運動,當溫度低于冰點,水分子會趨向進行有序的排列。

冰核的形成,就是水分子的無序熱運動和水分子有序排列的競爭結果。當形成的冰核大小超過臨界尺寸時,即形成臨界冰核時,水才會開始結冰。

近百年前,科學家吉布斯提出臨界冰核理論,并被寫入教科書。然而,臨界冰核的真實面目卻始終沒人見過。

王健君說,臨界冰核是水和冰相變過程中瞬間存在的過渡態——納秒級別,尺寸非常小——納米級別。

如今,王健君團隊攜手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昕教授成功探測到臨界冰核。實驗結合理論計算,簡潔清晰地得到了臨界冰核的尺寸。

韓國工程院院士Dong June AHN評價道,該研究在冰成核領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之一。

標簽:

上一篇:法國參議院決定通過一項法案:"家暴施暴者"需佩戴電子監控裝置
下一篇:真的可以通過“意念”打字嗎?“腦語者”芯片獲突破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