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打一通罰一萬!美國總統特朗普三管齊下打擊非法機器人電話

發布時間:2020-01-03 16:32:16 來源:智東西 責任編輯:caobo

智東西1月2日消息,據ZDNet等海外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2月30日簽署了《電話機器人濫用刑事執法和威懾法案》(The Telephone Robocall Abuse Criminal Enforcement and Deterrence Act),簡稱《TRACED法案》。該法案由美國國會于2019年12月19日通過,在特朗普簽署后,正式成為美國史上第一部聯邦反機器人呼叫法。

每3分鐘35萬條機器人騷擾電話

據報道,該法律主要擴大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對非法機器人電話案件的處理權力,提高了對非法機器人電話從業者的處罰力度,并且要求美國所有主要電信運營商都通過相關技術加強對非法機器人電話的識別和攔截能力。 這項法案的簽署,意味著濫用機器人向用戶撥打騷擾電話在美國已經正式成為違法行為,甚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同時,這也是全球第一部針對機器人呼叫的法案。美國出臺此項法案是基于怎樣的電話機器人發展背景,該法案在美國又產生了怎樣的反響?我國的機器人騷擾電話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特朗普向機器人騷擾電話開刀!打一通罰一萬,立法整治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19年1月到11月,全美國手機用戶總共接到了540億通由電話機器人撥打的騷擾電話。僅11月一個月就有57億通,平均每個美國人在這一個月里要接到17通。

三管齊下打擊非法機器人電話

美國YouMail的CEO Alex Quilici曾表示,整個2019年,全美國手機用戶接到的機器人騷擾電話將會接近600億通。這些騷擾電話不僅在數量上給用戶造成了困擾,更存在經濟安全隱患。根據外媒報道,2019年機器人詐騙電話給美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達到了2.852億美元。 美國First Orion預計,這些打給手機的機器人電話中約44.6%均為詐騙電話。可以說,美國已經飽受非法機器人電話的毒害。

獲得政界和商界高度認可

《TRACED法案》主要從監管者、從業者和電信運營商三個方面入手加大了對非法機器人電話的打擊力度。 首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追究違法者法律責任的時效限制被延長至四年,同時該法律鼓勵FCC向美國司法部提供非法電話機器人的相關犯罪證據,對從業者提起刑事訴訟。FCC也要對可以撥打機器人電話的機構和組織進行重新審核,同時嚴格限制機器人電話呼叫數量。 另外,對于違法從業者的處罰力度也提高到了每通電話最高罰款1萬美元。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對非法電話機器人案件開出高額罰單已經有例在先,2017年,機器人電話推銷員Adrian Abramovich就因一季度內撥打了9675萬通騷擾電話,而被處以1.2億美元的罰單。 最后,該法律要求美國主要的電信運營商都要應用STIR/SHAKEN身份驗證技術,為消費者提供識別和攔截機器人騷擾電話的工具,AT&T,Verizon和T-Mobile等美國主要電信運營商均已測試和部署該技術。值得一提的是,該項技術服務需要免費提供,運營商不可以向用戶征收任何額外的費用。

技術成熟、應用廣泛

《TRACED法案》以417票對3票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并在參議院以語音表決方式獲得通過。白宮新聞秘書Stephanie Grisham表示,“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立法將為美國消費者提供更強大的保護,讓他們免受來自機器人電話的騷擾。” FCC主席Ajit Pai表示:“我非常高興國會能夠以兩黨合作的方式打擊非法機器人電話。”美國云通信公司Twilio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法律將有助于執法機構、政府機構和通信行業之間相互協作,遏制非法電話呼叫,并恢復美國消費者對電信行業的信心。未來一年,機器人電話行業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

今天你接到幾通騷擾電話?

電話機器人主要應用的是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和一些簡單的機器學習技術,目前,這些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而各類提供電話機器人解決方案和產品的平臺也比比皆是。電話機器人產品目前功能已經非常豐富,不僅可以呼叫用戶,還可以對用戶進行畫像、對用戶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同時,電話機器人通過真人錄音的方式,在聲音語調層面已經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據業內人士稱,目前電話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的主要是房產、信貸、證券、教育等行業,尤其以樓盤推薦、銀行催收、理財推薦、課程銷售等業務為主要應用領域,目前電話機器人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

結語:

隨著行業的廣泛應用,消費者收到機器人電話騷擾的情況也逐漸增多。根據今年4月獵豹用戶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81%的手機用戶都在忍受著電話騷擾,而其中機器人電話的占比近兩年來顯著提高。2019年3.15晚會就曝光了國內電話機器人的灰色產業,目前國內電話機器人效率極高,一天能呼出1000通左右的電話,而成本僅為3000元左右,僅一家公司一年就可以通過電話機器人打出約40億通騷擾電話。 近年來,我國工信部等相關部門曾展開過多項專項治理行動,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機器人騷擾電話的“野蠻生長”,但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的針對電話機器人的正式法律頒布。

“技術是把雙刃劍”,用在電話機器人領域,是再恰當不過了。對利益的追逐讓部分從業者放棄了道德底線,給世界各地的用戶都造成了嚴重的困擾,甚至是經濟損失。 對電話機器人產業的規范,需要政府監管機構、律法機構、從業者、消費者、電信運營商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此次美國頒布了首個反機器人呼叫法,也為整個行業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示范作用。 電話機器人本身并沒有錯,合理的應用同樣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也期待各國都可以加快在該領域的法律推進步伐,還消費者一個清凈的耳畔。

標簽:

上一篇:海南一男子私自切割海底光纜致光纜中斷獲刑7年 賠268.6萬
下一篇:常德滴滴司機被害案今開庭 家屬只求“殺人償命”

新聞排行